《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

醒報編輯部 2020/09/21 08:38 點閱 26339 次

市面上五花八門的保養品與化妝品,一瓶比一瓶標榜的還厲害,價錢也一個比一個還要貴,醫藥級、醫美級、洗臉器、吸收器、保濕器……看得大家眼花瞭亂,皮夾乾扁,為此總戲稱「女人的錢最好賺」。

女人愛美是天性,好好愛自己,一點都沒有錯!可是,妳真的知道哪一個對自己的肌膚才最好嗎?妳真的知道哪一種保養品才是有效又實惠嗎?

本書由具有30多年再生醫療經驗、協助多數患者解決肌膚煩惱的專家撰寫,由臺灣皮膚科權威邱品齊醫師審定,揭開現代流傳的各種錯誤保養常識,並介紹擁有科學實證的「終極x最強肌膚保養法」。一次回答所有女性都在意的各種問題,讓所有人都輕鬆擁有光滑透亮的美肌!

站在整形外科醫師的觀點來看,綜觀現今充斥在市面上林林總總的美容資訊,真心覺得「沒必要做這些」、「不可能有效果」的保養知識多到不行。就以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我自己一聽到「請想像一下皮膚的構造」這句話時,通常會直接聯想到剖面圖。

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些可怕,但畢竟我每天都在幫皮膚切切補補,會聯想到皮膚切開的畫面也很自然。不過,大部分的人,第一時間腦海裡浮現的應該都是皮膚的表面,可是光這一點就能帶來很大的差異。只要你了解皮膚的結構,明白在皮膚表面底下的構造如何,對於美容資訊的看法將會為之一變。

正確理解皮膚的結構,這才是擁有美麗皮膚最快的捷徑。正確了解皮膚,你就不會被街頭巷尾的宣傳廣告牽著鼻子走,你自己就能看清資訊的謊言與真實,分辨其中的真假其實一點也不難,請大家不要對此感到卻步。

「滲透到皮膚底層」很難

大家在廣告上耳熟能詳的「滲透到皮膚底層」,這裡所謂的「底層」,究竟是指哪裡呢?其實比較合理的答案正是「角質層」。但是,我在這裡想問問大家,角質層到底是位於皮膚多深的「底層」?一吋深?一公分還是一釐米深?

廣告中說到保養品會滲透到角質層,聽起來好像能夠穿透到很深的地方,但其實角質層是皮膚表皮最外面一層,整體厚度在臉上也不過只有0.01至0.02公釐厚。不知道這樣的結果是否有跌破大家的眼鏡?

我們的皮膚是由表皮與真皮所組成,其中的表皮是位於皮膚上層的部分,厚度約為0.05至1.5公釐。表皮還能由外而內依序細分成「角質層」、「顆粒層」、「棘狀層」與「基底層」共四層的構造。

保養的是死亡的細胞

也就是說,位於最外側的就是角質層。而角質層其實是由表皮最底層的基底層,不斷反覆分裂往上推擠的死亡細胞所組成。

這樣的說明方式或許有些觸目驚心,不過皮膚的表面的確是由死亡細胞全面包覆著。請大家參考示意圖即可明瞭,位於角質層下方的顆粒層以下部分,能看得見細胞核的點,然而角質層本身卻不具備細胞核的點。因為角質層的細胞已經死亡了,所以也無法從血液中獲得營養補給。

一般來說,保養品主要是滲透到這些死亡角質細胞所組成的「角質層」,並無法穿透到角質層下方存在細胞分裂的皮膚「底層」。但由於角質層位於最外側,因此會影響到皮膚的觸感與質感。所以,我們才會拚了命地保養角質層,不過我們花了這麼多心力保養的角質層在歷經一段時間後,就會變成汙垢而自行脫落。

化妝水並非必須品

「洗臉後最好使用大量化妝水,以免皮膚乾燥」,也許這樣的觀念大家都認為是理所當然。但是坦白說,洗完臉後什麼都不要擦,其實比使用化妝水來得更加理想。除非真的很「大量」地使用化妝水,否則化妝水幾乎由水分組成,當中只加入了極少量的保濕成分,油分幾乎為零。

因此只有大量使用,才可能或多或少覺得皮膚獲得滋潤,但是這種滋潤感其實是殘留在皮膚上的些微保濕成分,並非皮膚本身變得潤澤了,因此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又會開始覺得乾燥。

而且,由外部提供的過多水分,並無法停留在角質層,而是會逐漸蒸發。在不具備防止水分蒸發這樣的效果之下,角質層反而會變薄變乾燥。總而言之,在一般保養中化妝水其實並不是很有必要。

保持角質層原本機能

我們常用「皮膚充滿潤澤」來形容保養得宜的肌膚,說實話,保持皮膚滋潤度的部位,就是皮膚表面的角質層。所以只要角質層的水分能夠適度維持,皮膚就會呈現水嫩的感覺。

話說回來,角質層原本就具有適度維持水分及油分的功能,因此只要不妨礙到角質層原本的機能,皮膚就能常保滋潤。我不推薦化妝水的原因,是因為化妝水可能會干擾角質層原本機能,恐怕會使皮膚障壁變脆弱。

若是單靠化妝水補充皮膚水分,原先位於角質層可自行適度保持水分及油分的細胞間脂質,也會受到干擾。使用化妝水後的滋潤感,會使我們誤以為皮膚水分變充足了,但其實這只是化妝水造成的暫時感覺。

若使用不當,不僅皮膚表面的防禦機能會因為化妝水的干擾變弱,還可能會引起容易乾燥,膚質也會受到影響變粗且失去光澤。

維持皮膚共生菌平衡

就像這樣,我們的膚況以及美麗的外觀,完全左右於角質層的狀態,其實角質層的表面,原本就存在皮脂膜,堪稱皮膚製造出來的天然乳霜在呵護著皮膚。

屬於皮表共生菌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是人類正常皮膚菌群的一部分),會製造出類似甘油的成分,具有保濕能力,表皮也會自行產生天然保濕因子NMF(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s,在角質層中擔負吸水功能)調節保濕效果,所以皮膚其實先天就具有自我保濕能力。就是在這種協同共生的作用之下,皮膚才不會每天出狀況,得以維持健康狀態。

補充接近皮脂的成分

只不過,洗臉後皮脂還是會隨著汙垢同時去除,因此容易造成暫時的乾燥狀態。這時候應該要補充的其實並非化妝水,補充接近皮脂的成分,才是最合理的保養方式。

此外,角質的細胞間隙原本就是由神經醯胺、膽固醇與脂肪酸這類的脂溶性物質所組成,因此脂溶性的保養品,會比水溶性的保養品更容易滲透。所以與其擦化妝水,倒不如塗抹內含適當油分的乳液或乳霜,更能融入皮膚裡。

我們人體原本就具備修正調整能力,可使身體維持在正常狀態。清潔次數過多加上外在過度保濕,皮膚反而容易出問題。適當的清潔加上適度的保濕,才是保養皮膚的重要概念。既然保護及修護角質層為首要之務,化妝水就並非必需品了。

只要能讓皮膚處於原始理想健康狀態,皮膚就能在毫無負擔下,維持住良好的動態平衡。

膠原蛋白用吃的無效

膠原蛋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分之一,同時也是大家公認具有美肌效果的保養成分,因此除了飲品、果凍、錠劑等健康食品之外,市面上也推出了許許多多內含膠原蛋白的護膚產品。

膠原蛋白是構成我們身體的一種蛋白質,約佔體內整體蛋白質的30%。其中的40%位於皮膚,20%存在於骨骼及軟骨,其他則分布於血管及內臟等處。但吃下膠原蛋白,在體內並「不一定」會形成膠原蛋白,這原理和前述提過的玻尿酸是一樣的。

膠原蛋白和肉類或魚類一樣,都是「蛋白質」,因此在體內會經由消化酵素分解成胺基酸的狀態,再被人體吸收。經人體吸收後的胺基酸,會在體內變成合成蛋白質的原料,但不一定會變成膠原蛋白,所以一般來說只要能夠均衡飲食,就不會缺少生成膠原蛋白的原料。

補充維生素C

只不過,膠原蛋白確實會在我們體內產生,因此還是有方法可以幫助膠原蛋白生成。對於膠原蛋白生成最有助益的,其實是維生素C。想要製造出膠原蛋白,萬萬不可缺少維生素C。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增加膠原蛋白,與其吃膠原蛋白,倒不如攝取維生素C,這樣才更有效果。

《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
作者: 落合博子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