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晴〉對黎巴嫩的苦難 不應袖手旁觀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0/08/17 19:00 點閱 2195 次

黎巴嫩貝魯特港口大爆炸,畫面彷彿原子彈襲擊。結果造成170多人死亡,超過5000人受傷,30萬人房舍損毀無家可歸。當地人的痛苦、流血與哭泣透過媒體傳到世界每個角落。

黎巴嫩從1975年就爆發內戰,南部的鄰國以色列長期對黎巴嫩武力施壓,加上內部的派系爭鬥,導致經濟長期停滯,基本建設嚴重不足,國家充滿苦難。

友人透過黎巴嫩紅十字會想要捐款,驚訝地發現提供的捐款欄位選項,竟然是2美金、3美金、5美金、7美金跟10美金,然後才是自行填寫金額的欄位。這反應了黎巴嫩的經濟程度,2美金是60元台幣,在台灣最基本的選項差不多是100元,表示黎巴嫩的生活水平實在太低。

小額扶貧愛心滿滿

1975年的內戰讓黎巴嫩自此從中東的伊甸園,變成了戰爭的試煉場,對於遠在台灣的我們,卻是在2020年8月4日才驚覺黎巴嫩的苦難,而我們的良知之所
以被喚起,還是來自於一場恐怖的大爆炸。我們應該自責自己的遲鈍,還是該慶幸我們生活的幸福?

用錢來評估生活品質或是奉獻基準,似乎顯得勢利,但卻較務實。台灣在這波疫情當下,是難得的世外桃源,學校可以正常上課,公司能夠繼續工作,各種活動可以如常進行。這一切的難得,我們應該思考,當今之下我們應該做的是甚麼?如果難以判斷,或許可以務實的用金錢單位來做思考。

以家扶基金會為例,當中有貧困孩童的扶助方案,目前接受幫助的孩童有6萬多名,分佈在非洲、亞洲跟美洲的35個國家。如果想要幫助一個小朋友,一個月的花費是700元新台幣,可以改善孩子的營養、教育跟居家環境。當然也可以選擇幫助國內的小朋友,一個月1000元新台幣,花費不多,愛心卻是滿滿。

盡己所能伸出援手

人為什麼會對別人的苦痛感到虧欠,因為我們知道手有餘力,卻未曾出手。這種虧欠是源自我們的愛心,也是我們對社會的一份責任。黎巴嫩的爆炸讓我們體會到了這個國家的需要,但是卻有更多國家地區,有太多的人都需要我們伸出援手。與其等到看見苦難才深感愧疚,不如因為自己已然盡力而感到安慰。

看看國外想想自己,旁觀弱者,再想想自己,台灣行善的人很多,但還可以做得更多,如果我們期待社會有愛,那這份愛應該無限大,而不是只有及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