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良談影》李登輝和政治電影

梁良 2020/08/09 14:18 點閱 2400 次

已故總統李登輝有「民主先生」之譽,儘管有些人對此並不同意,但是李登輝對於那些以他為戲劇對象的影視作品所採取的寬容態度和不加干涉,的確反映出他本人具備民主素養。

天大指控無迴響

去年5月,台灣公開上映了一部「奇片」,指名道姓說「三一九槍擊案」的幕後藏鏡人和設局者就是李登輝,編導的指控是如此直接俐落,但是在社會上並沒有引起什麼特殊反應,也不見老李和其他在片中被指名道姓的真實政治人物站出來提告誹謗,真不知是反映了台灣社會的民主發展成熟?還是電影在台灣的社會影響力太薄弱?

總之,這部名為《幻術》(The Shooting of 319)的本土製作,就這樣默默的上片,默默的下片,製作者本以為丟出了一個震撼彈,結果卻是個啞巴彈,相當可惜。

319槍擊案謎團

關於發生在16年前的「三一九槍擊案」,堪稱台灣政治史上的最大謎團,真相至今未解,官方以「黃衣禿頭男就是槍擊案的唯一真兇」的說法結案並沒有多少人信服。2008年,藍綠政權再次交替之後,香港導演劉國昌在台拍攝了《彈.道》一片,是首部企圖以影射方式對這個敏感事件提出幕後真相的電影。

影片描述任達華、張孝全、胡婷婷等幾位刑警追查槍擊案真兇,前半部還拍得煞有介事,令人有所期待,可惜後半部卻完全走了調,顧左右而言他,最後草草收場,據推測也許是製作方受到壓力之故。

在馬政府當政的八年期間,藍營並未仗著執政優勢對「三一九槍擊案」的翻案事宜有任何著墨,這段歷史似乎已經船過水無痕,誰都不願提起。

兩顆子彈的真相

沒想到在綠營再次執政之後,卻有民間人士振臂而起,自行對此事件的前因後果提出了一個充滿想像力、並且虛實難分的推理詮釋,主要的政壇角色完全採用真名實姓,且在片中穿插了一些真實的新聞報導以作對照,歡迎觀眾直接對號入座,這種勇氣十足的大膽做法在國片中前所未見。

在蘇敬軾(編劇和出品人)和導演符昌鋒的詮釋下,直指前總統李登輝(石峰飾)就是幕後藏鏡人,他就像魔術師表演幻術,只讓世人看到炫目的「兩顆子彈」事實卻猜不透幕後真相。

影片前半部從日治時代曾經替日軍作戰並且熱愛劍道的「岩里政男」開始講起,重點地以歷史演義方式刻劃這一位自認「二十歲之前是日本人」的李登輝,如何深懷「親日仇中」的思想進入了由外省權貴主導的台灣政壇,從原來不受重視。

台灣政治史濃縮版

但在中情局出身的美國駐台代表李潔明先對他「獨具慧眼」,後得時任國民黨副秘書長的宋楚瑜(竇智孔飾)對他鼎力相助,一路過關斬將,登上了總統和國民黨主席的權力最高峰,有如近四十年台灣政治史的戲劇化濃縮版。

導演拿青年李登輝的練劍道的場面切入他連續鬥倒總統路上三大黨政軍政敵的蒙太奇處理充分發揮了日本武士「穩狠準」的特色,手法深具巧思。

影片後半部才轉入正題,指李登輝為助競選連任的陳水扁(陳家逵飾)挽回劣勢,他心生一計,從日本推理作家伴野朗小說《暗殺陳水扁:大衛王的密使》中獲得靈感,在親信的執行下完成了驚天大刺殺。

編導對這段「幻術」的推演過程雖然尚不夠嚴密,但已說得頭頭是道,足以成一家之言,但也是信不信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