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良談影》以電影為題材的電影

梁良 2020/07/26 15:06 點閱 2419 次

疫情過後的電影業除了發行和放映的環節出現極大變化,連電影的製作、拍電影的方法也有很多改變,譬如現在已經復工的電影劇組就盡量避免讓好幾百人的製作團隊穿州過省的拍外景。

過去在大片中常見的跨越國境拍攝更加想都不用想,因為很多國家的海關還沒開禁,大都會用綠幕拍攝加上VR特效等科技化方式來取代,「真人」的作用會越來越淡化。而曾幾何時,電影製作中最關鍵、最難搞的因素就是「人」。我們不妨看看這些關於「拍電影」的電影,回味一下百年來的電影製作風貌。

從默片到有聲電影

電影自1895年誕生以來,最初的30年都是製作無聲電影,也稱為「默片」。1926年,《爵士歌王》一片橫空出世,將電影帶進了「有聲片」的新時代。從此,演員的聲線如何?會不會講對白?就成了他(她)能否獲得工作乃至能否走紅的重要因素。

被公認為史上最偉大歌舞片的《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1952),就描述好萊塢影壇從無聲時代過渡到有聲片的幕後故事。片中主角唐和萊蒙是一對受歡迎的銀幕情侶,當時好萊塢正為進入有聲電影時代作各種嘗試,電影公司打算把唐和萊蒙主演的默片《決鬥騎士》拍成有聲片,而且增加了許多歌舞場面,改為《歌舞騎士》上映,獲得熱烈成功。

當萊蒙隨片登台向觀眾致詞感謝時,觀眾發現她的聲音和影片中的不同,於是要求她唱一首片中插曲。唐要求在拍片時真正幕後代唱的凱西對嘴演出,化解了萊蒙的尷尬,但當帷幕拉開,觀眾發現了唐等三人同台,對嘴的騙拆穿,才明白凱西是真正的明星。當年的玉女黛比雷諾憑本片走紅,舞王金凱利持傘在雨中歌唱獨舞的場面已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拍片現場的甘苦談

演員通常會獨攬電影的幕前風光,但是在拍片現場的真正靈魂人物是導演,人人都得聽從他的指揮----只有超級巨星例外!法國新浪潮巨匠楚浮在1973年執導的法國電影《日以作夜》(Day for Night),親自飾演片中的電影導演費朗,對導演不得不費神侍候那些大明星互相吐糟和幕後工作人員的複雜人事糾紛而大吐苦水。

本片講述費朗的劇組在拍攝一部名為《遇見潘蜜拉》的古裝通俗劇,描述一名美國女子與法國男友的父親相愛還要的奇情故事。本片的故事性不強,但枝葉和細節十分豐富,如實地將拍電影的甘苦娓娓道來,尤其對導演工作中不足為外人道之處有深刻的呈現,應該是史上第一部正面講述「拍電影」的重要電影作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40年後,另一部講述「拍電影」的作品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那是由班艾佛列克自導自演的《亞果出任務》(Argo,2012),但「拍電影」在本片中只是一個騙局,真實的故事是描述在1979年的伊朗人質危機中,美國中情局特工東尼曼德茲想出了救人妙計,在好萊塢監製和特效化妝師協助下,組成了一個劇組申請進入伊朗拍電影,藉機進行金蟬脫殼,把躲藏起來的大使館員工偷運出境。

這部政治驚悚片拍得十分緊湊逼真,開場片段看到在幾千名伊朗民眾包圍美國大使館抗議下,員工緊急用焚化爐和碎紙機銷毀重要文件的場景,對照近日中美對抗下,美國下令緊急關閉休士頓中國領事館,隨即傳出中領館人員用大火焚毀文件的新聞報導,真是印證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