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儒集》中芯上海掛牌 台積電應善應對

白丁 2020/07/20 18:07 點閱 2281 次

最近台灣、上海、香港股市最受矚目的話題應該是台積電、中芯國際的兩強之爭,將牽動兩岸未來科技及經濟發展情勢。

中芯國際1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首日,開盤股價狂飆245.96%,達人民幣95元,約400元新台幣,募資426.87億元人民幣,約合新台幣1950億元。中芯國際是採取上海、香港雙掛牌方式,此舉原期待能夠帶動港股投資人對中國科企的興趣,但卻未能如願,中芯國際在上海掛牌前一天,香港股市還算捧場,股價創歷史高價44.8港元,不料掛牌當天,港股的中芯即重挫到28.7港元。

中芯、台積電技術落差

上海、香港股價兩樣情,中芯國際大洗三溫暖。此時台積電在台灣的股價,卻慢慢步向新高,達370元新台幣,而且利多不斷。中芯國際在招股書中說明,40%資金將用於12吋晶片SN1項目,中芯南方為12吋廠,主要是為滿足14奈米先進技術研發和量產計劃,目前月產能達到6千片,目標月產能達3.5萬片,投資總額達120.4億美元。

中芯國際目前是全球第五大晶圓代工廠,佔國際總產能4.5%,不過技術仍與台積電、格芯、聯電有相當落差。台積電在2015年就量產16奈米製程晶圓代工的量產,中芯國際直到2019年才開始量產14奈米,兩者之間技術差距至少有5年以上。

中國力圖晶片自主

中芯國際在上海科創板上市,可視為中美貿易及科技大戰中,中國力圖晶片自主化生產重要一大步,因為台積電已經宣布,9月14日以後,將不再出貨給華為。華為是台積電第2大客戶,美國政府在5月15日發佈出口規定,要求廠商要用美國製造的設備或軟體技術供應華為,必須先取得美方許可證,自此之後,台積電即不再接受華為訂迄今。

中芯國際肩負護國大任,是指標企業,技術上停留在14奈米,要想升級到7奈米製程,難如山高,其與台積電、三星技術差距在美國作梗之下,恐怕不易突破。中芯去年營收244.12億港元,本業虧損25.96億,淨利卻有17.5億港元,可以看出中國補貼中芯,大力扶持戰略產業。

台積電多面項受惠

至於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受惠於蘋果把晶片訂單從Intel轉單效應,外資喊價400元以上,直接又帶動其產業鏈,包括IC設計、封測、無塵室、光刻機、溼裝製程、化學藥劑⋯,都將直接受惠。今年上半年荷蘭ASMLEUV光刻機出貨13台給台積電,股價大漲到402美元,家登也暴漲到339元,即為顯例。

最近又傳出日本擬邀請台積電前往設廠,以彌補過去半導體產業不景氣時,日企爾必達等晶片廠商技轉台灣後,即不再努力作技術突破,所造成半導體科技落後的遺憾。

台積電對台灣經濟發展所創下的汗馬功勞,絕對值得肯定。至於中芯國際是否能藉由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取得資金後,在技術上如願突破,趕上台積電,且讓投資人拭目以待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