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ssets/images/000/058/210/big/%E5%8F%B0%E7%81%A3%E5%87%BA%E5%8F%A3%E8%A1%A8%E7%8F%BE%E5%84%AA%E6%96%BC%E9%A0%90%E6%9C%9F%EF%BC%8C%E6%AF%94%E5%85%B6%E4%BB%96%E5%9C%8B%E5%AE%B6%E5%A5%BD%EF%BC%8C%E9%A1%AF%E8%A6%8B%E5%95%8F%E9%A1%8C%E5%87%BA%E5%9C%A8%E5%85%A7%E9%9C%80%E4%B8%8D%E6%8C%AF%EF%BC%8C%E4%BA%9F%E5%BE%85%E5%88%BA%E6%BF%80%E6%B6%88%E8%B2%BB%EF%BC%8C%E5%84%98%E9%80%9F%E6%8B%AF%E6%95%91%E5%85%A7%E9%9C%80%E7%94%A2%E6%A5%AD%EF%BC%8C%E6%89%8D%E8%83%BD%E8%A7%A3%E6%B1%BA%E7%B6%93%E6%BF%9F%E5%9B%B0%E5%A2%83%E3%80%82%28%E7%B6%B2%E8%B7%AF%E6%88%AA%E5%9C%96%29.jpg?1591680033)
根據勞動部最新無薪假統計,已有1263家企業實施,28345位勞工受到影響,但是5月總出口年減2%,並不嚴重,表現優於預期,比其他國家好,顯見問題出在內需不振,亟待刺激消費,儘速拯救內需產業,才能解決經濟困境。
提振內需市場
台灣GDP的形成,過去消費比重佔53%,遠比先進國家的68%還低,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人民消費意願,預料今年所佔比重將降到48%以下,尤其台灣人民重視儲蓄投資,不若先進國家人民喜歡生活享受,因此如何刺激消費,提振內需產業,是解決經濟衰退的重要關鍵。
根據財政部最新海關進出口統計,5月台灣總出口值為270億美元,年減2%,6月預估年減5%至2%之間,比起美、日、韓、星等國都是雙位數負成長,台灣1至5月還能表現正成長,非常不易,究其原因是對中國大陸、香港、美國、日本出口均持續増加。
3倍券太慢發放
出口沒有問題,為什麼台灣還有那麼多企業實施無薪假,造成那麼多勞工受到嚴重傷害?問題明顯出現在內需產業。其實今年第一季國內有168家知名企業倒閉,7916人無薪假,創8年新高,4月失業人數飈到48.1萬人,比3月増加3.6萬人,創7年新高,預料7、8、9月進入畢業季,失業人數將再度飇升。
內需產業困境早在3月就已顯現,無奈政府無視問題嚴重性,一直延宕到7月15日,才正式推出「振興三倍券」,每位國民扣除自己出資1千元,政府提供2千元,其複雜不便程度,是否真能刺激消費,提振內需產業,還在未定之天。
觀光產業無一倖免
中華徵信所調查研究指出,台灣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資訊服務、汽車工業等產業不僅未衰退,營收還正成長,甚至高達21.97%之多。這些出口產業維持台灣經濟不致嚴重衰退。問題是內需型的觀光旅遊、餐飲、零售、百貨,交通、旅宿、不動產、航空、航海等產業無一倖免。
根據經濟部評估,商圈、夜市、傳統市場營收重挫3至5成,百貨及購物中心減少3成,餐飲業績減3成,旅宿、交通更慘,減少5成,內需產業重創至此地步,政府為何無感?實在令人感慨。
政府應上緊發條
國際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香港、新加坡、澳門、南韓均早已廣泛發放現金,不少國家甚至全民發放,每人少則1萬6千元,多則9萬元,力圖刺激消費,振興內需產業。現在甚至已經開始針對文化、不動產、百貨、餐飲、影劇、觀光、交通等不同內需產業,積極與業者溝通,分別推出不同的振興計劃。其劍及履及,效率之高,值得肯定。
台灣經濟困境既已明確看出是出現在內需產業,政府應儘速拿出可行辦法,甚至針對個別不同產業需求,刺激消費,解決問題,不宜再踟躕觀望,坐令經濟惡化,人民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