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安置聯盟成立 經費短缺成隱憂

林祐任 2020/03/10 16:32 點閱 7517 次
兒少安置聯盟現場上演一齣行動劇,貴賓將球投進社區、寄養家庭和安置機構的網子中,象徵安置機構是最後一道防線。(Photo by 林祐任/台灣醒報)
兒少安置聯盟現場上演一齣行動劇,貴賓將球投進社區、寄養家庭和安置機構的網子中,象徵安置機構是最後一道防線。(Photo by 林祐任/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祐任台北報導】防疫當前,全國40家兒少安置機構(包含各地的育幼院)10日宣佈成立「兒少安置聯盟」,期望串聯各地安置機構的力量防疫,並建立與政府對話的機制。由於安置聯盟勢必會有經費短缺的問題,到場的立委吳玉琴承諾,未來會持續緊盯衛福部,將兒少的安置成本計算清楚,以提供合理的補助。

9成以上人力不足

全國兒少安置機構首任理事長吳小萍表示,近10年來接受「家外安置的兒少」為每萬人中有12人的比例,其中在安置機構的孩子達65%,安置機構可說是在社區、寄養家庭後的最後一道防護網。目前安置機構多採取「家庭式照顧模式」,照顧者需要24小時輪班,加上2016年勞基法修法,導致9成以上的機構均面臨人力嚴重不足的問題。

吳小萍擔心,一旦有院生隔離時,更急需照顧人力和隔離空間,而日前通過的紓困條例,也無法保障自主健康管理的工作人員得到應有的補償。吳小萍也強調:「成立聯盟不是和政府對立,而是期望建立與政府的對話機制。」

台灣約有一半的安置兒少來自家庭遭受重大變故者,其次則為受保護安置者及司法轉向安置有偏差行為的孩子。機構每人每月的安置成本在53,000到66,000元之間,然而各縣市政府給予的安置費約為21,000元,同時肩負照顧需求和籌措經費的壓力不小。

民間不應完全承擔

現場除了考試院,其他4院都派人出席記者會。監委王幼玲表示,照顧兒少應是國家的責任,而不應全部由民間的安置機構承擔。立委吳玉琴承諾,她會持續緊盯衛福部,將兒少的安置成本計算清楚,以提供合理的補助。

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廳法官李明鴻指出,目前台灣的感化院仍未完善,很感謝安置機構負起照顧兒少的責任。衛福部社家署代理組長林資芮則表示,很樂見兒少安置聯盟的成立,期望可以和政府持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