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白露已過 要留意秋天的颱風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19/09/10 14:42 點閱 27214 次

「白露」是九月的第一個節氣,象徵夏季的高峰已過,氣溫開始慢慢下降。今年「白露」時序恰好接近中秋節,秋節過後,西太平洋可能又會有颱風接近影響臺灣天氣,需格外留意。

颱風需格外留意

回顧歷年中央氣象局的颱風資料,曾有7個颱風在中秋節前後影響臺灣地區,都造成嚴重災情。其中,2008年九月的強烈颱風辛樂克重創中部南投的廬山溫泉風景區,造成14人死亡7人失蹤,農損約9億元,災情最為慘重。

自1958年至2018年在西太平洋總共發生了1606個颱風,其中八月占比最高(有328個),九月名列第二(307個),都是發生颱風頻率最高的月份,主要是因為從春分(3/21日)到夏至(6/21日),太陽的直射從赤道向北回歸線移動,加熱了北半球的熱帶海洋。

嚴防強風和豪雨的破壞

夏至以後,太陽的直射又從北回歸線回頭向南移動,西北太平洋低緯度地區和南海的偏暖海水又再次被加熱,高海溫的背景更有利於颱風的生成和能量增強,因此個數就比較偏多。

颱風的威力主要體現在強風和豪雨的破壞程度,雖然九月颱風生成數量不如八月多,但有幾個特點需要特別注意。第一是路徑會往南移。颱風一般在副熱帶高壓的南測活動,颱風位置多由副高位置來約制。

氣壓越低 強度越強

進入九月後,副熱帶高壓開始東退南移,颱風北側雲系受到副熱帶高壓移動的影響,導致颱風路徑也偏南。所以九月以後,颱風往北走的可能性通常比較低,登陸地點也大多會往南偏。

第二是秋季容易出現強度比較高的颱風。一般而言,颱風中心的氣壓越低,颱風的強度就越強。歷年資料顯示,在中心氣壓較低的前20個颱風中,九月以後的颱風占了六成多,這當然是由於季節的交替和海溫的變化導致的現象,因此這段期間防颱工作要注意強風的衝擊,在颱風影響海域的船隻也一定要及早回港避風或避開受影響的區域。

路徑詭異多變 預報難

第三是路徑變化比較複雜。在夏秋交替的季節,影響西太平洋颱風的西南季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還有赤道輻合帶等主要天氣系統經常處於彼此互相角力對峙的狀態,颱風形成後容易失去主導氣流,以致路徑常常詭異多變,預報的難度提高不少。

最後,九月後在臺灣附近的颱風往北移動時,容易與中國大陸東北季風的鋒面結合,冷熱氣流的交會處會發生強降雨,形成秋颱共伴的效應,給我們帶來大豪雨的天氣。

東北部易水患

共伴效應往往給臺灣北部與東北部帶來相當大的水患,因為東北風上岸的地方就是臺北、宜蘭及基隆等地,再加上大屯山區及雪山山脈的抬升作用,降下的雨量更為驚人。1987年的琳恩颱風及2010年的梅姬颱風就造成破紀錄的超大豪雨,分別重創了臺北都會區及宜蘭地區。

去年(2018)九月西太平洋的超強颱風山竹更是近年來破壞力最強大的典型九月颱,風力不但強勁(最高時速約每小時240公里)、影響範圍廣(七級風的半徑達到350~600公里)、雨量更是驚人,給菲律賓、港澳及廣東等地區造成十分慘重的災情,也因此在今年二月山竹颱風已經被颱風委員會從命名表中正式除名,走入歷史。

總而言之,邁入了九月,我們不但要認真防範強颱的侵襲,更要提高因豪大雨所導致的洪澇、山崩、土石流等衍生性災害的防備力度,讓我們平平安安的度過秋颱的高風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