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報導「救國旅!校外教學每年2次9月上路」, 交通部及教育部去年首度合作,戶外教學次數從每年一次增為每年兩次,而新課綱將於8月上路實施,影響全台180萬名中小學生,也引來學生家長抗議。對此,教育部國教署回應,108課綱是在鼓勵學校規劃相關課程辦理,並不是強制要求。
家長掏錢救觀光?
教育部新課綱將原本一學年一次的戶外教學改為一學期一次,依據國中小戶外教學實施原則,國小低年級到國中,區分四個族群,依學童體能不同,規定戶外教學範圍由最近的社區,延伸至全國其他縣市,且可依活動需求規劃住宿。
引發家長質疑,此舉是強迫從家長口袋掏錢出來救國內觀光。對此,教育部趕緊出來澄清,戶外教學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要住宿,改為一學期一次也只是建議並非強制。
一日遊作用不大
筆者在國中服務,目前的戶外教學大概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一日遊的校外教學,三天兩夜的露營及畢業旅行,都是採一年一次的方式辦理,其中露營結合童軍教育並可訓練學生分組合作互助的態度,畢業旅行則是每個人求學階段的一個難忘的回憶,但一日遊的校外教學的必要性,筆者就不太認同,主要原因如下:
1.以戶外教學為名,行吃喝玩樂之實:目前學校的戶外教學都是採旅行社外包招標,也就是學生繳費,老師陪學生去,全程的旅遊規劃由旅行社負責,一日遊的費用大概是700到1000,露營三天兩夜的費用差不多是2500,畢業旅行則是4500左右。
一日遊的景點大概都是找老街、富有教育意義的場館(海生館、台灣歷史博物館之類的),旅行社服務做得很好,會幫學校拍大量的照片以及請學生寫學習單,方便學校做成果,但事實上學生出去這一天,泰半的時間都花在玩手機、買東西吃跟打屁聊天,這樣的一日遊,最大的作用就是促進國內觀光消費動能。
無視新課綱
2.戶外一日遊可以不參加嗎:事實上,任何戶外教學都要家長的同意書,學生不參加的話,一樣要到校自習,學校會安排老師看顧,一日遊的景點,幾乎班上學生自己都去過了,部分不參加的學生,校方也會暗示導師儘量鼓勵家長讓學生參加,尤其是小學校,如果太多人不去的話,可能會流標。
未來如果學校真的把戶外教學改為一學期一次,甚至安排住宿的話,費用至少2000起跳,等於是強迫家長掏錢救觀光,不去的學生在學校也是放牛吃草,只能安排打球、看影片跟自習,白白浪費時間,治本之道就是校方不要配合新課綱,還是一年辦一次即可,反正教育部都說了,只是建議而不是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