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少年腦內風暴大解密

醒報編輯部 2019/08/15 10:40 點閱 8951 次

邁入青春期

2010年7月,我收到一位母親傳來的電子郵件,她的字裡行間盡是沮喪。這位母親的19歲兒子剛念完大一,她聽說我在麻薩諸塞州的康科特鎮做了內容關於青少年大腦的一場演講,所以特別與我聯繫。她在郵件中流露出對兒子的複雜情緒,有悲傷、有困惑、也有憤怒,因為她兒子的行為舉止突然徹頭徹尾地「古怪」。

「我的兒子變得非常易怒。」她在郵件裡寫道:「他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不和任何人交談,他整晚熬夜不睡,然後白天都在睡覺。也不再做以前感興趣的事……他曾經是個人見人愛、聰明、又開朗的男孩,現在的他幾乎沒有心情好的時候。我費盡千辛萬苦把他養大,也把他送進一所非常好的大學,結果卻是這樣。」

該怎麼幫助?

這位母親最後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該怎麼幫助他?」類似這樣的信件、電子郵件和電話,正是激發我提筆寫這本書的動念。9個月後,我又收到另一封類似的電子郵件,這次是一位家有18歲女兒的母親。

她提到自己的女兒以前很聰明,成績一直都很好,卻在高中的時候一路下滑,變得叛逆也逃過家,還曾因為憂鬱症住院治療。「這幾年我們都很難熬。」這位母親在郵件裡寫著:「有時候我覺得她好像被外星人附身似地,因為她的言行舉止完全變了一個人。」

感到茫然無助

我能體會這兩位母親的感受,因為我自己也曾經在某段時期感到茫然無助。安德魯進入青春期時,正是我剛離婚的時候,當時的我猛然驚覺兩個孩子的未來和現在,完全得靠我自己一肩扛起。成了單親家長之後,所有的責任都在我身上,我可沒辦法扯著一頭亂髮對孩子大喊:「去找你爸講!」

為孩子開啟幾扇門

身為家長,我們希望能為孩子開啟幾扇門―真的就只是這樣,然後輕輕地把他們推往正確的方向。孩子小的時候,一切似乎都還能照著計畫走,他們學會哪些是正確的事、哪些不對,什麼時候該上床睡覺、什麼時候該起床,什麼東西不能碰、什麼地方不能去;他們也明白上學的重要性,對長輩謙恭有禮,如果不小心受傷或是需要安慰的時候,會來找我們尋求慰藉。

你的孩子正在轉變

所以,他們到了14歲、15歲、還是16歲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我們養了十幾年的那個可愛、溫和、快樂、又守規矩的小孩,突然變了一個樣?
我會直接了當地對父母說:有這種感覺其實很正常,你/妳的孩子正在轉變,也正在探索自我,他們的身體和大腦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改造,所以青少年的衝動魯莽、無禮、無知並不全然是他們的錯,這些問題從神經科學、心理學及生理發展的角度上來看,幾乎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釋。身為家長或教育學者,我們必須天天、甚至時時提醒自己這一點。

「青少年」年齡層

青春期絕對是一個必須謹慎以對的階段,相較於其他醫學或科學發展,青春期是一個較為新近的「發現」。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將青春期視為人類發展當中的一個普通年齡層,直到二十世紀中期,才正式將青春期定調為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階段。事實上,最早用「青少年」(teenager)這三個字來形容13至19歲青少年的例子,是在1941年4月份的一本雜誌文章裡,而且也只是順帶一提而已。

迷你版的成人

孩童直到19世紀之前都被當成是迷你版的成人,這絕大部分是基於經濟上的考量,彼時的孩子需要耕田、擠牛奶、砍柴。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殖民地更有一半以上的人年齡都在16歲以下;那時候如果女孩到了18歲還未嫁,可能就會被貼上嫁不出去的標籤。

20世紀早期的孩童只要超過十歲,有時候年紀甚至更小,就幾乎什麼事都能做,無論是農場裡的農事或是城市裡的工廠,就算腳底下得墊個箱子,還是一樣上工。一九○○年,工業大革命如火如荼地展開,當時美國境內就有超過2百萬個以上的童工。

改變大眾對「兒童」的定義

20世紀中期的經濟大蕭條與高中的設立,改變了大眾對「兒童」的定義,也連帶開創青少年時代的來臨。隨著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之後引起的經濟大蕭條,童工首當其衝成為第一波失業的人,沒有了工作,這些孩子能去的地方就只剩學校了,這也是美國在1930年代末期創下歷史上最多14到17歲青少年就學的緣由。

完成高中學業

根據美國民意調查中心在2003年所做的調查,美國人普遍認為完成高中學業是象徵成年的第一個里程碑(英國大多數地區將未完成高中學業的青少年一樣視為成年人,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等地的青少年,只要年滿16歲就可以合法離家獨立生活)。

1940及1950年代的美國年輕人大多不需要分擔家庭的經濟開銷,他們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個成年人―可能要等到高中畢業之後吧!他們一般都住在家裡,依賴父母生活,隨著愈來愈多八年級的孩子繼續升學,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漸漸形成一個階層,他們在樣貌、衣著、興趣喜好、甚至用字遣詞都和成年人不一樣。

簡而言之,他們造就了一種新文化。如同一位不知名的作者曾說的一句話:「年輕人之所以變成了青少年,是因為我們找不到其他事給他們做。」

青少年文化的創新著作

美國心理學家史坦利.霍爾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預見這一點。雖然他在1904年出版一本與青少年文化相關的創新著作中,從未提及「青少年」一詞,但是從這本內容長達1千4百頁的書名―《青春期:其心理特質與生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性別、紀律、宗教、及教育之間的相互關係》中可以清楚看出,霍爾顯然已將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這個成長階段視為一個獨立的心智發展歷程。霍爾不但是第一位取得哈佛心理學博士的美國人,也是美國心理學會的第一任主席,他認為青春期是生命中的一段獨特歲月,這段年歲的特質有別於童年期和成人期。

野性勃勃的時光

霍爾指出,成年期擁有發展成熟的理智;童年期是個野蠻時代;青春期則是段野性勃勃的時光,霍爾稱之為粗糙期或是「新興期」,因此只比童年期的無法無天還要稍微受控制一點點而已。

青少年不應被嬌生慣養

他給父母和教育學者的建議是:青少年不應該被嬌生慣養,而是必須有所規範,並讓他們擁有公共服務、紀律、利他主義、愛國主義、以及尊重公權力的觀念。霍爾在處理青春期情緒風暴及壓力的議題上著墨不多,但他卻是首先提出青少年與青春期之間具有物理關聯性的第一人,甚至推論出之後的神經科學家才發掘的大腦適應力,意即大腦的「可塑性」。

霍爾寫道:「(此時期的)個人特質與性格正在成形,所有的一切都具有塑性。自我意識與人生抱負隨之攀升,每一項特質與能力都容易被放大與過度解讀。」

文化現象源於二次世界大戰

自我意識、擁有抱負、誇大、過度——這些詞彙全都是20世紀美國大眾對「青少年」所下的註解。青少年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起源於二次世界大戰後,從穿著時髦、迷戀流行音樂的少年到瘋狂追星的少女,再到電影《養子不教誰之過》中形象叛逆的詹姆斯.狄恩,以及小說《麥田捕手》裡對整個社會、學校、家庭深感不滿的主角荷頓。

雖然青春期這個階段變得更加明確,也更為大眾所接受,但是它和童年期與成年期之間的界線依然模糊不清。若以社會這個大觀點來探討,我們對於成年人的定義其實還是很矛盾混亂。

年齡限制

在美國的大多數州裡,一個人必須年滿15歲到17歲才能考駕照,18歲才有投票權、才能抽菸並加入軍隊,21歲才能喝酒,25歲才可以租車,成為眾議院一員的最低年齡限制是25歲,35歲才有資格擔任總統候選人,不過各州參選州長的年齡限制不甚相同,從無年齡限制(有6個州)到31歲(奧克拉荷馬州)都有。此外,到法院作證、簽訂合約或提出訴訟、脫離親子關係、或是尋求酒精或藥物治療,則通常沒有最低年齡限制,但是必須年滿18歲才有醫療上的自主權,或擬定具有法律效力的遺書。

另外,至少有35個州規定18歲以下的年輕人必須在父母陪同或某種形式上的參與之下,才能夠墮胎。這些毫無邏輯可言的年齡限制實在令人摸不著頭緒,更何況是思想尚未成熟到足以釐清這些社會責任背後的附加道理(如果有的話)的年輕人!真是令人感到困惑啊!

青少年代表是什麼?

那麼,到底青少年這三個字代表的是什麼?半大不小?半小不大?小大人?半成人?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只是語義上、哲學上、或是心理學上的探究,對於父母、教育學者、醫師、以及刑事司法系統而言,都會是嚴正且實際的衝擊,對青少年本身更是如此。

始於青春期

以霍爾為例,他認為青少年階段始於青春期,這也是他被視為青少年科學研究創始人的原因。雖然霍爾並未提供相關證據證實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但是他相信唯有瞭解青春期的生物學運作機制,才能真正理解孩童進入成人期之間,這段心智、情緒、以及生理上的轉變。

「荷爾蒙」

「荷爾蒙」長期以來一直是研究青春期的重點領域,但是在家長和教育學者們眼中,荷爾蒙是一切禍端的根源,是造成青少年所有問題的禍首。我總覺得「荷爾蒙激增」一詞,彷彿就像是這些孩子喝了魔法藥水或是雞尾酒,導致他們無視於任何人或任何事地放任自己撒野。

但是倘若我們將一切都怪罪於荷爾蒙,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試想:如果一個3歲小孩鬧脾氣,你會歸咎於荷爾蒙的問題嗎?當然不會,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3歲小孩還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大腦尚未調適好

就某些方面而言,青少年也是如此。所以關於荷爾蒙,我們最需要謹記的就是青少年的大腦是第一次「遇見」這些荷爾蒙,所以大腦尚未找出如何調適或好讓這些新湧入的化學物質產生正確反應的管道;這個情況有點像是第一次(希望也是最後一次)吸菸的感覺,尼古丁吸進嘴裡後,我們的臉通常會一下子漲紅,覺得頭昏眼花,或許還有點反胃。

性荷爾蒙

科學家們現在知道,睪固酮、雌激素、黃體激素等主要的性荷爾蒙,會引起青少年在生理上的改變,像是男孩的聲音變得低沉、臉上長出鬍鬚,女孩的胸部開始發育、月經也跟著來報到。這些性荷爾蒙從孩童時代就已經存在於男孩和女孩的體內,不過隨著青春期的展開,這些荷爾蒙的分泌也跟著產生改變。

以女孩來說,雌激素和黃體激素在經期時會出現起伏變動,由於這2種荷爾蒙與大腦中控制情緒的化學物質有關,因此一個前一秒還開心大笑的14歲女孩,可能在關上臥室房門後的瞬間情緒崩潰。

男孩方面,睪固酮則是與大腦中控制「戰或逃」反應——也就是攻擊或害怕的杏仁核受體——特別契合。在度過青春期之前,男孩體內的睪固酮含量可達到青春期開始前的30倍。

在大腦的情緒中心

性荷爾蒙在大腦的情緒中心——邊緣系統中特別活躍,這在某部分也解釋了為何年輕人的情緒經常起伏波動,甚至需要尋求宣洩的管道,例如一本讓他或她淚流滿面的書,或是搭乘讓人驚聲尖叫的雲霄飛車。

這樣的雙重夾擊——想要尋求刺激但仍無法做出成熟決定的大腦,也使青少年飽嚐苦果,而所造成的後果也有可能對青少年本身或他們的家庭帶來悲慘的災難。

荷爾蒙的運作方式

雖然科學家們很早就知道荷爾蒙的運作方式,但是直到過去5年中,他們才真正理解荷爾蒙為什麼如此運作。由於性荷爾蒙在人類出生時即存在體內,那麼經過十多年之後,又是什麼喚起了青春期的開啟?

荷爾蒙的骨牌效應

研究人員在幾年前發現,青春期似乎是由一種荷爾蒙的骨牌效應所引發的,起始於下視丘(大腦中調節新陳代謝的部位)中的某個基因,此基因產生名為親吻促動素的單一蛋白質,當這個蛋白質與另一個基因的受體結合或「親吻」後,會促使腦下垂體釋放儲存的荷爾蒙,而體內因此激增的睪固酮、雌激素與黃體激素則活化了睪丸與卵巢。

性荷爾蒙被發現之後,即在接下來的20世紀後期成為解讀青少年行為的主流理論,也是最廣受歡迎的論調。但是這個理論的問題點在於青少年的荷爾蒙分泌並不比年輕的成年人高,只是兩者對於荷爾蒙的反應程度不同而已。

對於壓力特別敏感

舉例來說,青春期對於壓力的反應特別敏感,這也說明為什麼焦慮症(包括恐慌症)在青少年時期特別容易發病。青少年對於壓力的承受度和成年人顯然不同,他們比成年人更容易出現因為壓力所引起的疾病和身體症狀,例如:感冒、頭痛和胃部不適;另外還有像是咬指甲、飲食失調等在現今青少年當中常見的病徵。

現在的青少年每天接收來自家庭、學校、同儕,以及媒體、網路有如排山倒海般而來的資訊,這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現象。但是成年人為什麼對於這些資訊刺激不像年輕人那麼輕易受到影響呢?

紐約州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2007年的一篇報告中指出,通常大腦為了調整焦慮狀況而釋放的荷爾蒙,在青少年身上反而產生反效果,原本應該抑制焦慮症狀的荷爾蒙,卻加劇焦慮的產生。

壓力荷爾蒙

這種壓力荷爾蒙在成年人的大腦中有類似鎮定劑的作用,能在焦慮引起的30分鐘後,產生平靜的效果。但是在實驗室的年輕老鼠身上,壓力荷爾蒙無法產生抑制焦慮的效果,研究人員也由此斷定,並在生物學的實驗基礎上證實,青少年時期的焦慮感只會招致更嚴重的焦慮症狀。

為了真正瞭解青少年情緒化、衝動、缺乏興趣、好出鋒頭、頂嘴、無法專注的原因,以及毒品和酒精為什麼會對青少年產生危害,還有為什麼他們老是在飲酒、開車、性行為、以及其他你想得到的事情上面做出錯誤的選擇,所以我們必須從觀察青少年的大腦迴路中找出答案。

性荷爾蒙的急速分泌,是青少年進入青春期的開端,也是孩童轉變成一個性成熟成人的生理階段,但還不算真正的「成年人」。

大腦內部產生新的連結

雖然荷爾蒙足以解釋某些轉變,但還有極大部分的原因在青少年的大腦裡,此時大腦內部的區域間產生新的連結,許多化學物質也激增,尤其是有大腦「信差」之稱的神經傳導物質。

青少年時期也是見證奇蹟的發展階段,大腦的可塑性與持續生長,讓青少年有機會憑藉不斷遞增的能力達成顯著的成就;然而可塑性、腦部成長、以及蓬勃的行動力就像是一把雙面刃,因為一個「開放」、接收刺激的大腦,也同樣可能受到壓力、毒品、化學物質、以及環境中任何不同改變的影響。再加上青少年的大腦經常過度活躍,所以這些影響造成的問題可能會比成年人的更加嚴重。

《青春期的腦內風暴:腦神經科學家教你如何面對衝動、易怒、難溝通、陰陽怪氣的青春期孩子》

作者:法蘭西斯‧詹森, 艾蜜‧依莉絲‧納特
譯者:何佳芬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