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 恐是慢性痛引發

王安棣 2019/08/01 17:39 點閱 17716 次
榮新診所的疼痛科醫師梁恆彰介紹自律神經失調案例。(Photo by 王安棣/台灣醒報)
榮新診所的疼痛科醫師梁恆彰介紹自律神經失調案例。(Photo by 王安棣/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王安棣綜合報導】慢性疼痛也有可能引發自律神經失調!榮新醫院的疼痛科主治醫師梁恆彰表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容易引起自律神經失調,此外,傳統上分開討論的慢性疼痛與自律神經失調,其實是會相互影響的,呼籲大家審慎面對。

壓力影響健康

梁恆彰提到,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過度緊張,在缺少休息的情況下恐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和慢性疼痛相互影響。長期處在高壓的環境下,導致自律神經中使人興奮的交感神經過於活絡,難以轉換成由副交感神經主導的休息狀態,長期處於這樣的亢奮狀態會導致內心煩躁或是心情低落。

梁恆彰也指出,慢性痛與自律神經失調會相互影響,疼痛的感覺也會刺激到自律神經,他先前就有遇過由肌肉酸痛轉變為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當交感神經過於旺盛時,停留在發炎狀態的身體將無法進行完全的修復,於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產生,可能會出現焦慮、情緒失調、失眠、胸悶心悸、免疫失調以及慢性疼痛等症狀。

預防與治療

「適度的運動習慣,有助於脫離前述的惡性循環的刺激。」梁恆彰表示,要預防自律神經失調,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吃藥,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能適應藥物,因此,運動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當竭盡體能去運動時,人會感到疲累,也會有進食的慾望,同時也解除了交感神經興奮的狀態,轉變成由副交感神經主導的休息狀態。

此外,若需要進行治療,疼痛科也會依據患者個人身體狀況,排除潛在疾病後進行自律神經調節治療,此療法不需要藥物,而是以乾針或水針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