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情感是自律神經的大敵。當我們的心裡潛藏著各種煩惱或憂心的事情時,往往就會在不知不覺當中成為負面情感的俘虜。於是,心情就不容易保持積極正面,難以集中精神在眼前的工作、家事或育兒上。因為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自律神經的失衡。
實際測量自律神經的結果,有數據明確地顯示,當我們產生失望或憤怒、嫉妒或憎恨、不安或恐懼等負面的情感時,自律神經就會嚴重失衡。一旦自律神經嚴重失衡,身體和心理就容易被疾病入侵,兩者都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
自律神經紊亂
自律神經的紊亂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液呈現混濁粘稠的狀態。於是,內臟的機能便會下降,賀爾蒙的平衡也會跟著失調,肌膚和頭髮也會大量失去光澤水嫩感。如果這種狀態長期持續下去的話,我們的心理和身體會馬上產生疾病的反應。
沒有明確的原因,就是莫名地感到不舒服。做任何事情都沒辦法隨心所欲。可是,到醫院求診時,總是得到「沒有哪裡有問題啊」的答案。檢查數據上看不出任何異常,以至於沒能冠上病名的疾病,或者是原因不明的狀況低落,成因其實都來自於自律神經的紊亂。
讓事情明朗化
現在你有什麼執著或掛心的事情嗎?「不應該有這種事的啊。」「如果那個時候這樣做,事情就不會變成現在這樣了。」「我之所以這麼難過,都是他害的。」「忘不了那個已經分手的人。」「如果下一次再失敗,我就得被迫辭職了。」
如果心裡懷有以上各種懊悔或遺憾、憎恨或憤怒,以及不安或恐懼等情緒,自律神經就會失衡。事實上,讓你的自律神經嚴重失衡的負面情感是因為你「沒有放棄」某些事情,所以遲遲難以消除。
大部分的人一聽到「放棄」,總認為是中途丟下事情不管,也就是「give up」的意思。可是,事實並非如此。本書中將會詳盡討論到,所謂的「放棄」是心靈的重新設定,是為了爬上一個新舞台的踏板。此外,所謂的「放棄」不是「死心」,而是「看開」。所謂的「看開」就是讓事情明朗化。
只要能讓事情明朗化,自然地就知道該怎麼做才好。剩下的工作只要往前進就好。讓事情明朗化,然後「放棄」,心情便會平靜下來,自律神經就會變得穩定。
相對的,在不知道該拋開什麼事情的情況下,一味地抱著「不放棄」的念頭,持續埋頭苦幹的話,憤怒或不安、緊張等情緒就會長期持續,自律神經就會失衡,交感神經將會長期處於優勢的狀態。
放棄是看開事情
此外,懊惱或悲歎、悲傷,心情感到陰鬱低落的狀態若長期持續的話,自律神經也會產生紊亂的現象。結果,身體就變得虛弱而被疾病入侵,心理和身體都會失調。
一味地持續埋頭苦幹,而且告訴自己「不要放棄」時,自律神經就會失衡,一旦「放棄」了,自律神經的平衡就會獲得調整,身體就會成為健康的環境。也就是說,世人往往認為「不放棄」這件事是個優點,換言之,就是一種執著,是無法適時切換模式,同時也代表不懂得適時劃下句點。
所謂的「放棄」絕對不是「give up」,而是「看開」事情,告訴自己「都已經努力到這種程度,再多想也無濟於事」,保有繼續向前的勇氣。
與大腦同等重要
大腦控制著我們的身體,但是,大腦並不是控制著身體的所有功能。舉例來說,人一旦停止了呼吸,就無法存活。但是,我們也不是分分秒秒刻意讓自己呼吸,我們在睡眠期間,一樣會持續呼吸。我們在睡眠期間還能持續呼吸,全拜自律神經之賜。
此外,不管外在環境是熱還是冷,我們的身體都保有讓內部環境維持穩定平衡的系統。因為有自律神經,所以就算我們沒有刻意去感覺,我們的身體仍然可以去適應外在的環境變化。
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吸收、排泄、免疫、代謝、內分泌等都是為了維持恒常性而存在的系統,而這些系統都與自律神經有很深的關係。自律神經是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沒日沒夜,在幕後支撐著我們生命活動的重要系統。
就維持生命活動這一點來說,自律神經背負著與支配我們身體的大腦同等重要的任務。
血液循環如同生命線
我們的身體是大約六十兆個細胞的集合體。為了讓每一個細胞都充分地發揮機能,充足的營養和氧氣不可或缺。我們透過飲食和呼吸來攝取營養和氧氣,靠著腸道和肺部進行吸收,然後藉由血液運送給各個細胞。
此外,成為將每一個細胞的排泄物運送到體外的途徑、運送病原體等異物入侵或癌細胞形成時將之擊退的免疫細胞過來的也是血液。血液循環一變差,細胞的機能便會下降,而且免疫力也會降低。血液循環就如同我們的生命線一樣。
因個人體質的不同可能會有些許的差異,但是據說,如果將成人的血管都串連起來的話,長度竟然長達約十萬公里長。地球的直徑大約是一萬兩千七百公里,相較之下就可以知道人體的血管有多長了吧?
副交感神經維持平衡
自律神經就是沿著如此長的血管分布,控制著遍布全身的血管活動。也就是說,自律神經控制著我們的生命線。由此我們也可以說,自律神經處於平衡狀態時免疫力最高,對身體而言是最好的狀態。活動力旺盛時,副交感神經就大幅下降。
自律神經最重要的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但是,平常處於極大壓力下生活的我們,交感神經往往都居於優勢。這種平衡主要是由副交感神經的高低來掌控。也就是說,為了不讓交感神經處於過度優勢的地位,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平常就居於下風的副交感神經的機能。
年輕的時候,由於副交感神經的機能很高,所以就算新的邂逅或變化所帶來的壓力會讓自律神經瞬間產生紊亂,但是副交感神經會立刻加以彌補,自律神經的紊亂情況便會快速地獲得調整。
可是,男性到了三十歲,女性到了四十歲左右,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便會大幅下降,如果置之不理,自律神經的平衡就會持續處於紊亂狀況,也就是說,會呈現交感神經居高位,而副交感神經居劣勢的狀態,遲遲無法復原。
放棄負面情感
當交感神經居優勢,而副交感神經處於劣勢時,血管就會收縮,血液循環會變差,由於血液無法輸送到肌肉,所以人容易感到疲累,此外,大腦的血液循環也會變差,因此決策能力或判斷力也會鈍化。
年紀愈大,就愈難「放棄」某些事情,或者越容易覺得接觸新事物、改變環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原因就在這裡。一旦「放棄」的瞬間,就可調整自律神經的平衡。可是,自律神經並無法按照我們的意志動作。
然而,如果我們可以控制自律神經的話呢?如果可以的話,就可以「放棄」讓你的自律神經產生紊亂的各種負面情感,身體和心理也可以獲得健康。不但如此,在最重要的時刻,就能集中精神,讓事情運作順暢。
(貝薈涵/輯)
「放棄」才能健康:學會懂得調整你的自律神經
自律神経を整える 「あきらめる」健康法
作者: 小林弘幸
譯者: 陳惠莉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