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外勞的工資應否與本國勞工脫鉤?(游常山)

游常山 2019/05/16 11:14 點閱 5811 次

我的父執輩九十歲丁叔叔的印尼外勞逃跑了。八十歲的丁媽媽必須親自操持家務,苦不堪言,丁媽媽歎說:「外勞必須逃跑滿三個月才能再度申請新的。」

外勞沒有保障

仲介與兩國政府收了太多的規費,使得外勞在台灣一任兩年的服務工作期間,拿不到太多現金,加上台灣人權保障周全,雇主不敢虐待外勞,以致不肖外勞竟有紛紛逃跑,丁媽媽家的案例就是如此,星期天去吃一場姊妹淘喜酒,乖巧的外勞當場就決定逃跑失蹤。

外勞的議題方方面面,主要是因為台灣高齡化社會對外勞的需求,供不應求,但是外勞工資與台灣的本國勞工切齊,一直是各方爭議的焦點。工資是一個敏感話題。各國國家領導人在處理勞資爭議都是步步為營,二年前差點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第一位女性總統的希拉蕊,力挺美國工資漲到十五美元,嘉惠當時麥當勞、WalMart數以百萬計的「計時臨時工」。

工資與本國脫鉤

而台灣何嘗不是如此。早在三年前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台玻集團董事長林伯實就回應政府要求基本工資調漲時說:「企業界不反對調高基本工資,但是必須與外勞工資脫鉤。」林伯實主張,所有高工資的已開發國家例如美國與新加坡,外勞工資都是與本國脫鉤的,只有台灣的情況非常奇怪,一直是與台勞一樣的價碼。

脫鉤有什麼好處?企業界認為,首先讓台灣企業界可以大量使用便宜外勞,則製造業振興有望,因為大陸的廣東與上海一帶的基本工資已經不輸給台灣,若有足夠外勞優勢,已經外移到大陸的台商,可以趁機把製造業的生產線,再搬回台灣來,則台灣多年來「產業空洞化」的結構性問題不就是得到解方了?

外勞的社會成本

看似好像經濟學的「比較利益」理論的數學題,遷移到台灣的政治經濟脈絡,卻無比複雜;反對脫鉤者有歷年來行政院勞工部門的最高主管,從前的勞委會,今天的勞動部,理由不外是外勞的社會成本太高,不能太開放。

外勞外溢出來的社會成本有哪些?文化融合的問題、社會秩序的問題。但是更不堪聞問的據說是仲介業者的超額利益,這是近十年來一直主張「脫鉤論」的「台商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八十歲的高為邦博士大聲疾呼的論點。

工廠跟著市場走

眼看中共的製造業政策也在逼迫台商外移,所謂「騰籠換鳥」,中共精華的沿岸工業區要置換為高單價的服務業或科技業,傳統製造業不是被逼迫轉到越南,就是往內陸省份去,例如郭台銘的富士康集團也將第二生產重心移到河南省鄭州,我們豈可坐失良機?為何不多用外勞,一旦工資脫鉤,製造業投資誘因大增,台灣經濟不就起來了嗎?

另外一個角度是,市場在哪裡?郭台銘的百億美元大案子後來去了美國威斯康辛州,跟市場端接近與美國總統川普價碼大有關聯,所以外勞工資與本國勞工脫鉤,可能只是一個角度而已。想不到看似簡單的工廠投資也有這麼多的條件,世界不只是平的,全球化競爭也是永不止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