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語溝通的藝術 讓你成為贏家

醒報編輯部 2019/03/29 10:08 點閱 2239 次

當對方說,請你站在我的角度想想。每個人一開始都是這樣的。我在教育實習的時候,也是每次都緊張到全身發抖,被聘用為高中代課老師的時候更是吃盡了苦頭。總是煩惱著著,為什麼對方聽不懂我想說的話?

換位思考

為什麼他人無法理解我?」這些都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就是欠缺「他人意識」。我年輕時也沒有這種他人意識。希望被瞭解,卻沒有努力、下工夫讓對方瞭解。所以不被他人瞭解也是很自然的事。

他人意識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擁有不同的經驗,即使是親子之間也很難完全互相理解,這就是他人意識。換句話說,就是「他人不認識自己」的意識。通常在面對不認識的人時,我們會努力表現,讓對方瞭解自己。

小唯:就算初次見面的人聽不懂自己說的話,也不會埋怨對方為什麼不懂,反而會努力地思考,如何用對方的語言傳達想法。不論對象是誰,處於什麼樣的場合,只要想像對方不認識自己就可以了。這麼一來,你自然會去思考,怎麼做才能被對方理解。

癥結點

在職場上,我們經常聽到管理階層感慨:「最近的年輕人什麼都不懂。」另一方面,年輕的職員也會說:「課長一點也不瞭解我們。」在學校也一樣,老師抱怨學生:「他們完全不想聽我說話。」學生也覺得:「老師根本不懂我們。」

小唯:我國中的時候也覺得老師、父母都不瞭解我。在公司,我也有聽過「我們的課長如何如何」的八卦。戀人之間也常常因為類似的原因發生爭吵,「為什麼一點也不瞭解我」、「為什麼不再多關心我一點」,因為一點小事而鬧脾氣、起爭執。

人們通常只會以主觀的角度來理解事物,而且,會毫無來由地深信主觀是正確的,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那麼,我們該怎麼做?

運用他人意識

只要試著換位思考就行了。當小唯不認同上司說的話時,可以試著以上司的角度來思考,這樣一來,你就能漸漸理解上司的想法。當自己說的話不被上司理解時,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檢討自己的表達方式。為什麼不被理解?怎麼表達才能被理解?答案一定會慢慢浮現。

小唯: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嗎?雖然有人說:男人和女人永遠不可能互相理解,這是因為男女只會以各自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只用自己的邏輯來思考。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男人和女人才無法互相理解。

小唯:或許我也下意識地認為,自己不可能瞭解男人。除此之外,我甚還覺得,反正男人絕對不會想要瞭解女人。因為男人和女人的感受截然不同,所以才沒辦法完全地互相理解也說不定,但我們還是可以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這麼一來,想法和感受一定也會完全不同。

和家人相處時,一不小心就會說出只有自己才聽得懂的話,甚至被妻子說:「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但這句話也讓我開始省思:「要怎麼做才能讓她瞭解?」於是,我注意到,自己必須站在妻子的角度來思考。

理解他人

總而言之,好的換位思考,最重要的是設法理解對方。然而,想要完全理解他人是相當困難的事。因此,我們可以藉由對方的職業、年齡、價值觀、知識,以及與自己的關係等,想像自己在對方眼中是什麼樣子。小唯:這樣一來,就必須根據對象改變說話方式了吧?對上司跟對同事的說話方式當然會不一樣!

一點也沒錯,根據不同的對象,說話的方式和內容也會不一樣。除了注意用字遣詞以外,對方是專業人士還是非專業人士,傳達和說明的方式,當然也會完全不同。比方說,小唯在聽取技術相關的工作說明時,如果說明的人像在與技師對話一樣,使用一連串的專業術語,小唯也會摸不著頭緒而感到困擾吧?

在聽話人沒有相關知識背景的情況下,說話人必須用淺顯易懂的字句、謹慎小心地說明,才能令對方容易理解。然而,對具備專業知識的人而言,這樣的說話方式反而會顯得失禮。

小技巧抹平不安

想像對方如何看待自己。如果對方對自己抱持著戒心,在沒有解開戒心、和對方站在相同的立場之前,不論怎麼費盡唇舌,對方也不會認真聽自己說話。

沒錯。例如,藉由確認到目前為止的流程,暗示對方,自己已經完全瞭解,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小技巧來抹去對方的不安。雖然這麼說聽起來可能不太妥當,但如果對方是年齡相近的人,也可以根據雙方當下的氣氛,一鼓作氣地說明工作內容。

小唯:原來如此!根據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怎麼看待自己,不是只有說話方式不同而已,說話的形式也會改變!

喜與惡

前面提過,人類會以主觀來理解事物,有時甚至會認為,他人的想法和自己完全相同。你可能會認為,所有日本人都喜歡壽司,覺得這是常識。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也有討厭吃魚的日本人,或是不敢吃生食的人,甚至還有不吃肉的人、討厭青菜的人。

小唯:這麼一說,我的朋友當中也有人完全不吃魚。表弟小時候肯吃的青菜,也只有馬鈴薯和高麗菜而已……。每個人喜歡的食物都不一樣,然而這不僅限於食物的喜好,想法或感受也會因人而異。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意識前提,對話就會出現落差,想法無法順利傳達。

舉例來說,假設主張B的前提為A,這時候,多數人不會證明為什麼A是前提。因為,對主張人來說,A是一般常識,不需要證明。但是,如果A不是常識,或是對方不這麼想的話,那該怎麼辦?

小唯:與其說兩人話不投機,不如說那個人的B主張根本無法成立。在日常對話中,我們常不小心把自己的主觀想法當作常識進行對話,結果就會發生自己的想法傳達錯誤、或是不被對方瞭解的情況。還有,就算過去自己認定的常識是正確的,現在也可能已經不適用,因為現代社會的變化速度非常劇烈。

認知差異

我們應該懷疑說出口的話語。或者說,不要太過相信話語。小唯:咦!怎麼說!?不能相信話語,不就不能對話了嗎?這裡的「話語」指的是共通的概念。我們必須具備一個意識前提,也就是「從話語聯想到的意象因人而異」。

比方說,小唯聽到「海」這個詞彙時,腦中會浮現什麼景象?小唯:廣闊、無邊無際,還有……海天一線、湛藍且美麗。向海平面無限延伸的廣大海原,大概是這樣的景象吧?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和小唯產生相同的聯想。有人會想到像沖繩那樣湛藍清澈、可以觀賞到珊瑚礁的海洋。

也有人腦中會浮現冬天怒濤駭浪的日本海;或者也有人會聯想到深不見底、神祕甚至有點恐怖的深層海域。說到「山」、「河川」時也一樣,每個人聯想到的都不一樣,何況是「愛」這樣抽象的詞彙,意象就更模糊了,產生的差異自然更大。

小唯:原來如此。當男女朋友熱戀時,會覺得愛是幸福的,但失戀的當下,會覺得愛是悲傷、痛苦的……。

在說明事物的時候,為了讓內容更為具體且容易理解,我們會使用比喻,像是「盛夏的海洋」等。但其實,從這個比喻聯想到的意象,也經常發生說話人與聽話人理解完全不同的情況。這樣的話,想說的話就沒辦法確實傳達給對方。即便我們看到的事物相同,不同人的眼裡也會映出不同的景象。

小唯:嗯。與其說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不如說,聯想的方向完全不一樣。

就用海的例子來說明吧!現在有兩對情侶站在海邊觀看夕陽。其中一對情侶關係很好、洋溢著幸福感,另一對情侶因為吵架正在談分手。雖然這兩對情侶看著相同的風景,但感受到的卻完全不同。

小唯:幸福的情侶會覺得夕陽很美,準備分手的兩人應該會覺得景色寂寥,感到莫名的悲傷……。

人也是如此。同一個人,有人會覺得他很誠實,也有人會覺得無法理解他在想什麼、不能信賴。即便是同一個詞彙、對象,大家也未必會產生相同的意象。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點也會有不同的聯想、不同的感受。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討厭的東西變得喜歡,原本覺得有趣的事物開始覺得無趣。雖然我們總是說「人要客觀」,但人最終還是主觀的動物,嚴格來說,想要完全客觀地看待事物、進行思考,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認為自己使用的話語,能讓對方產生和自己相同的感受,這是很危險的想法。一開始說的「不要太相信話語」,就是這個意思。(林綺薇/輯)

書名:95%贏家都會の 暖心表達 47個技巧,讓你一開口就擄獲人心!
作者: 出口汪

譯者: 衛宮紘
出版社:大樂文化

出版日期: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