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陳睿仁綜合報導】「沒有地方是安全的!」德國海洋研究機構Alfred Wegener最新研究發現,北極海冰內的垃圾量比過去增加2到3倍,平均每公升海冰有1萬多片垃圾碎屑。指導這次研究的比肯教授表示,北極垃圾量增加代表污染無遠弗屆,一旦海中生物誤食這些垃圾將造成更嚴重的生態浩劫。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德國Alfred Wegner機構24日發表研究發現,北極海冰中的塑膠碎屑比過去多2到3倍,其中包括用來製作包裝袋的聚乙烯、尼龍、油漆和用來做香菸濾嘴的醋酸纖維素。研究員吉德表示,採樣發現每公升海冰平均有多達1.2萬片塑膠碎屑,「其中最小的只有11微米,等於頭髮直徑的6分之1。」
指導這次研究的比肯教授表示,這些塑膠碎屑來自世界各地。聚乙烯多半源自太平洋中間的太平島,尼龍和油漆則是捕魚船經過北極海域時,從漁網或船身脫落。「這項發現代表人類在北極的活動更加頻繁,但更重要的是,它告訴我們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能倖免於污染。」
英國《獨立報》報導指出,海冰內的塑膠多半不到50微米,導致海洋生物容易誤食這些塑膠碎屑。比肯表示,沒有人知道這些碎屑對海洋生物有什麼影響,「也沒有人知道吃進這些塑膠碎屑會對人有什麼影響。」
儘管這些塑膠碎屑目前被冰封在北極海冰內,專家仍擔心隨著全球暖化,這些碎屑會因海冰融化而進入海洋。此外,由於洋流會改變方向,這些進入海洋的垃圾可能會漂到過去沒有被汙染的海域,對當地環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