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賈新興(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記錄整理:譚有勝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自從蔡英文上台以後積極推動非核家園,但卻發現台灣社會依然存在缺電的恐懼和危機。雖然備載容量仍夠,但是產業要發展必須要有穩定的電力。如果不使用核電廠該怎麼辦?最近有2個比較爭議的話題,第一,核二廠經過歲修後要重新啟動,引起時代力量,民間環保團體極大的反彈。
第二,深澳燃煤電廠剛通過了環評,中間關鍵性的票更是由政府官員所投,引起社會憂慮燃煤發電廠會讓空污更加嚴重。為什麼政府開倒車建設燃煤電廠?而且聽說這個電廠表面上是舊廠,其實是新的燃煤發電廠,讓人產生疑慮,穩定的電力供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請汪老師分析。
電廠無法解決缺電
汪中和:首先,核二廠2號機開始啟動發電,本來就在台電公司原先電力規劃時程裡面。它是定期維修以後開始加入到運轉,以提供穩定的電力,因為非核家園是2025年,並沒有與非核家園衝突,而且核四已經決定不運轉,核四燃料棒要送回到美國的原廠去。
現在核能發電已經進入沒辦法再挽回的地步,2025年所有的核電機組將走入歷史。但在這段過渡期間,核電仍然是我國電力主要的供應來源。既然錢已經花上去了,這個機組也在正常運行,其實是可以提供一個穩定的電力來源,減少燃煤火力發電的空污壓力。
針對深澳火力發電廠,我覺得這個案子真的讓人很錯愕。第一,它提出來的時機非常不好。政府正要全力發展再生能源,國家要做好溫室氣體管控,同時空氣污染的壓力那麼高,在這樣的氛圍下,居然還要提出燃煤的發電廠。這對政府來說是一個很不聰明的做法,只會讓社會對立,造成不需要的紛擾。
此外,深澳電廠對國家未來供電的壓力其實短時間內沒有幫助,因為興建時程要到2025年才會開始投入運營。但是台灣的供電壓力其實是近2-3年才發生。雖然核電廠的比例在降低,但再生能源銜接卻出現空窗期。政府想要以深澳電廠解決燃眉之急,但深澳電廠成本相當高,超過1千億元,這還不包含它排碳量所帶來的環境成本。
問:目前已經通過環評,不曉得行政院、經濟部會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台電對這個案子也做了相關的評估,但與民間所做的環評背道而馳。其中,最令人擔心的是包括新北、桃園、宜蘭甚至新竹都會受到空污PM2.5的影響,賈博士您怎麼看?
台北受「高壓回流」影響
賈新興:北部的氣候形態在9月之後,到春天3-4月都有非常明顯的東北季風,長達5-6個月的時間,就大環境東北風來說,風會往南邊吹。因深澳發電廠在北部濱海公路旁邊,往南下來事基隆、瑞芳、新北等,有機會往宜蘭的方向傳播。當進入到夏天的時候,在太平洋高壓籠罩之下,北部常常會形成像中南部在秋冬有好天氣,沒有好空氣的問題,俗稱「高壓回流」。當太平洋高壓罩在台灣北部的時候,大氣的擴散條件其實相當不好。所以從氣象的條件上看,大台北地區其實並不適合建廠,對當地、其他縣市都會造成影響。
此外,就台電的環評報告和民團環評而言,現在做污染物的評估比較困難的地方是:排放源的量到底是多少?這個在模擬污染物擴散時是可以被調整的。如果我們不考慮定量的差別,從污染物的擴散來看,在秋冬季時,大台北地區新竹、宜蘭都有可能會受到污染物擴散影響。夏天時,高壓籠罩污染物會被局限,深澳的居民將受到影響。
此外,在國際上能源趨勢上,為了減緩溫室氣體的排放,燃煤發電的應該是要汰除的。深澳電廠2025年以後才要營運,並沒有辦法解決我國短期的供電危機。所以,現在政府重啟深澳電廠有很多地方可以討論,既然沒辦法解決燃煤之急,是否可以從長計議,好好針對2025年非核家園能源的怎麼在空窗期,防止能源供給出現危機?而不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就提出來。深澳電廠的擴展計劃已經從2005年休廠之後陸續都有提出來,但在落實上需要三思而後行。
機組排放污染物多
問:根據官方說,深澳電廠是非常好的機組,而且超超臨界機組,會減少排放或是污染3分之2的空污物,並不會有那麼嚴重的污染。其實民眾最關心的是,PM2.5對健康會造成什麼危害?
汪中和:台電公司因為想努力推動這個案子,所以它選擇新的機組,就是所謂的超超臨界機組。雖然這個機組比臨界燃煤機組的排放量會好一點,但也沒有好太多。如果看國際數字,不管是超超臨界還是超臨界,或者是老舊的機組,空污排放量其實還是非常驚人。以超超臨界來說,比天然氣的機組造成的污染總量,還要多3分之1以上,這跟我們國內要長期發展低碳政策是相違背的。
賈新興:其實台電以新的機組來做火力發電所造成的污染物排放確實有減少,但從國際數據來看,超超臨界的排放量還是比較高,所以是否有必要選擇火力發電,我覺得這是一個大的問號。PM2.5對健康的影響已經從很多公共衛生學者的研究,或者是民間、乃至於在聯合國的衛生組織的報告裡面顯示,PM2.5對健康的影響如心血管疾病、心肺疾病等,都會造成衝擊。
當然,也有人研究壽命會因此減少大概200多天,所以空氣污染是未來非常大的議題。這個污染源那麼大,超超臨界可以降低污染物,但還是比乾淨能源的排放量來得多,難道沒有其他選擇嗎?而且又沒有辦法解決缺電危機,所以政府真的需要三思而後行。
北部可以承受PM2.5?
問:環保署長李應元說,這個發電廠是2025年才會啟動,未來會有更好的技術去控制空氣污染的問題。大台北地區一直都是全國最好的。若不是境外污染,高氣壓回流把南部的污染帶到北部,北部是可以承受PM2.5的。
汪中和:我不同意!大台北地區的空氣比較好是因為污染來源比較少,我們的交通工具佔了3-4成,工業區則佔3成左右,共7成。空氣品質好就是因為空污來源比較少,所以才能維持比較好的空氣品質。政府整治空氣污染時,都做了很多的管制。當然一方面需要時間,另一方面空污源頭是最重要的。
但現在政府反過來,在空氣比較好的地方,增加可怕的來源,不管是污染源,碳排放量都跟我國的國家政策大大的違背,北部空氣好需要繼續維持,而不是增加污染源讓它變不好。北部好也不是一直好,因為高壓的影響、民俗活動的影響,台北的空氣品質也亮起了紅燈。所以我們只能夠做得更好,而不是走回頭路。
賈新興:污染物的控制需要從源頭管理,需要控制污染源。過去台灣的空氣品質改善也有努力的成果,不管是交通空污排放,工廠污染物排放做管制已經取得成效,深澳電廠要在北部,雖然空氣品質比較好,未來可能會有技術抑制污染物的排放,在邏輯上不是非常合理的。
舉例來說,醫療科技進展到能夠起死回生是不是就不用善待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從大的趨勢、污染的控制做起,我都覺得非常有問題。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針對台電的環評報告和民團,差異相當大,高達20倍,所以科學研究並沒有一個結論,因著單一的報告就說可以通過環評,是非常大的風險,難道我們要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去做決定嗎?
北部電廠太少?
問:李應元說,台灣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能源應該分佈在全國,而不是中火北送或南送。如果地震、颱風來電源需要分散,換言之,北部也不能沒有電廠。…
汪中和:從能源的穩定來說,這是非常好的建議。我們的能源要多元、分散。但燃煤電廠絕對不是首要的選項,我們可以從其他方式去達到這個目標。再生能源2025年要達到百分之20,還有很多可以加強的地方。這時,如果我國要投資1千多億的燃煤電廠,我覺得是非常不恰當的。
賈新興:深澳現在是停止運轉,但北部基隆有新的發電廠,林口也有燃煤發電廠,往南有大潭發電廠,苗栗、通宵、台中等電廠;南部則有興達發電廠,還有大林發電廠等。所以北部燃煤發電廠主要集中在協和發電廠和林口發電廠。其實北部也不是沒有發電廠。台電火力電廠分佈其實從北到南都有,李應元的說法有待商榷。
問:根據新北市政府委託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的環評顯示,如果興建發電廠所引起的空污,在桃園、新竹的空氣污恐怕比新北更嚴重,不知道您們怎麼看待這件事?
賈新興:污染物除了當地排放之外,還會受到擴散、傳送的氣候因素影響。莊秉潔用了2013年的風場驅動軌跡模式。2013年的風場的特殊性相當特別,從深澳冬季到春季偏北風到東北風的方向為主,污染物由北往南在擴散。
可是在一些特殊的天氣形態,例如吹東風時,污染物就會往下游擴散,深澳下面就是金山、萬里,然後到桃園、新竹都有可能受到影響,宜蘭相對比較不會受到影響。假設台灣受到低壓環流影響,往東南方面跑才有可能飄到宜蘭。每一年台灣的風怎麼吹還是有差異性存在,因此在環評模擬上需要進一步討論比較。
汪中和:空氣傳播結果其實非常有趣,台電公司模擬出來的結果,對於新北地區每一年的空氣品質的惡化大概是2個微克,但這是蠻嚴重的。因為全台空氣品質,除了台東以外,其他都是屬於嚴重的3級空品區需要整治。按照莊秉潔的結果,比台電還要高3倍,就是6個單位,過去政府做的空氣防治帶來的結果等於付之一炬,完全白做。
因此這兩個不同的結果需要好好的檢視,當政府驕傲沒有確定,沒有釐清這件事情,這個案子不應該繼續推動。同時,空氣品質差,我們的健康受到危害,政府需要擔負的成本不止1千億,還要擔負公共衛生的成本,政府實在不值得繼續去推動爭議性大,污染高的建設案。
地熱、輸電線是關鍵
問:因此,我們得到一個結論,還是希望政府懸崖勒馬,請問我們還有哪一些能源替代方案?
汪中和:我覺得節電是最好的,節省的比例其實可以減少用電量的2到3成,這是非常可觀的,我覺得節電還是政府應該努力的方向。第二,提供穩定的電力是再生能源政府努力的方向。但除了風力、太陽能,另一個可以做的是地熱。
因為地熱不受到季節影響,同時台灣中央山脈,從北到南,它的地熱梯度高,都是一個理想發展地熱能源的地方,可以取代燃煤電廠穩定的機載。雖然短時間趕不上,但至少它的是穩定的。如果政府把1千億轉到再生能源、節電,能源配置等,我覺得它造成的效果能遠遠超過這個案子。
主持人:我想,從研究的角度,105年一項火力發電對健康衝擊外部成本分析結論指出,健康成本最大的是燃煤機組,再來是燃油機組,接著是燃氣機組。第二,以國際趨勢上,能源的產業結構,燃煤應該被淘汰,不是一個好的選項。但是我們電力不夠怎麼辦?我們除了要節電,再生能源要趕上來也是趕不及,所以怎麼對現有輸電線的能源效率提高,是目前短期可以努力的調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