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英九主政期間原本規劃3都,經多方政治角力後暴走成5都,隨後桃園縣又升格為第6都之後,以一個小島上竟有如此高密度直轄市,幾成國際奇觀。而出身台南市長的賴清德在接掌閣揆後數月,正式宣告要在2018年全國行政區重劃,財政劃分法也將修法,希望透過縣市增加補助款,以及地方政府公職職等上相同,讓直轄市和縣市能平衡發展。
降低直轄市是重點
首先行政區重劃,很明顯和當年年底地方選舉產生時間賽跑;再來便是現有6都可能也會面臨整併,也就是說有廢市可能,這以北北桃最明顯,當然既有轄區可能也被移轉到出去到其他縣市;第3是精省後島上仍有基隆、新竹、嘉義3個省轄市,是否也會走入歷史也在觀察中。
假若行政區重劃不能降低既有直轄市,再把對縣的補助款增多,台灣島上還是無法改變縣市人錢流失,南北發展失衡,還有雙北壅塞的國土持續惡化。
不過在國內一涉及行政區重劃,往往淪為政府和政客玩的遊戲,這裡面又以選舉選區盤算和計較為重。而這就會產生直轄市竟緊密如三貼,以及就地升格而未能先從人文、城鄉、都市發展,先去做內部手術的轄區切割。
拉平職等難執行
隨著再過數年就進入超高齡社會,行政區調整更有必要,現在公立國中小都得整併或廢校,這便是人口和土地間發展下的淘汰和再生,那行政區更當如是觀,若國人仍盲目以所居之地非直轄市不可,那國土發展扭曲和失衡,你我都有責。
賴揆在拋出全盤行政區重劃,和財劃法補助標準調整時,也要在行政體系內調整到直轄市佔缺升官的公僕亂象,那就是要把職等拉平。但此舉會不會在公務員、警察挾其選票威脅下,變成了直轄市不變動,縣府全面升官看齊的暴走?
最後是人事費與退撫隨時間大增,轄區居民卻絲毫感受不出行政效率提升的行政重劃效應,反而痛批這根本就是變相升官發財。
若直轄市內的公僕職等不能調降,一降便說打擊士氣無心辦公,可能才是更惹人民厭惡的官癌。
總之,行政區重劃與財劃法修正,都得大破才能大立,若仍受制於政治利益或選票考量,那將又是進一步退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