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擔任理事長的「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日前根據首度建立的「縣市高齡政策客觀衡量指標」,發佈台灣中高齡友善縣市排行榜。排名最優的所謂「五星級縣市」,分別是台中市、高雄市、連江縣、新竹市與嘉義市。
最關注教育與就業
高發會根據65歲以上長者所做的焦點團體訪談顯示,中高齡者最關心的施政面向包括社交場域完善度、樂齡教育豐富性、二度就業機會以及交通運輸環境。長者對樂齡教育和就業問題的關注之高,恐怕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而這兩者彼此間往往也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事實上,除了中高齡者關心自己的就業機會之外,受到少子及高齡化趨勢的影響,15至24歲及25至49歲的勞動力勢必將會持續減少,50至64歲及65歲以上勞動力則持續增加,顯示未來雇主必須增加雇用中高齡及高齡員工比例的可能性一定會增加,台灣必須提早做好準備,迎接這個職場的新趨勢。
雙北竟未入榜
在高發會所建立的指標中,「教育力」包括長青學苑、樂齡學習中心開課數量及時數、參與人次、供需比、參與率等;「就業力」包括年度各縣市新登記求職人數、媒合率、各縣市高齡者總體失業率等。
可能會令不少人感到意外的是,教育力最佳的城市是宜蘭縣、新竹市、澎湖縣,而就業力最佳者為高雄市、新竹市、嘉義市。向來被認為資源最多的雙北市居然都沒有進入前3名。
儘管從中高齡者的主觀意願和就業環境的客觀需求來看,中高齡者再就業或是延長工作時程,已勢不可擋,不過,台灣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向來很低,這一方面與社會既定的價值觀有關(例如,認為「老歹命」的人才會一直工作),另一方面也跟職場環境對中高齡者不是太友善、不利其工作有關。
「老歹命」不利工作?
畢竟中高齡者可能會出現運動能力退化以及視覺感官能力、聽覺感官能力、其他感官能力和認知與決策能力發生變化等問題,這些都可能影響中高齡者的工作意願與表現。
其實,從國外的經驗以及部份國內的先期實驗可知,這些問題絕大部份都可以透過「職務再設計」解決或至少予以改善。
所謂的職務計是指透過調整就業環境、改善硬體設備、創新軟體設計等,降低中高齡者就業環境與工作進行的障礙,幫助中高齡者不因體力、眼力、感官退化,被迫從職場退出,而能繼續工作。
如此一來,企業不流失人才,也可讓中高齡者維持其經濟自主性、甚至提高成就感與自尊。當然,這對提高一個城市中高齡者的就業力,也很重要。
職務再設計有必要了
根據美國近期所做的調查顯示,86%的受訪企業認為,職務再設計有助於讓有價值的員工繼續留任,不因年齡離開;71%認為可以提高員工的生產力;67%的受訪員工認為透過職務再設計可以促進同事彼此間的互動、58%認為可以提升公司整體的士氣。
職務再設計的觀念與實踐,在台灣剛萌芽不久,隨著中高齡者的就業越來越受到重視,政府與企業甚至中高齡族群,都有必要就這個領域投入更多研究與了解,幫助中高齡者有機會再次在職場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