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特約記者陳玨明香港報導】香港泛民主派近年屢次發起拉布戰,以抗衡港府具爭議的政策通過,建制派近日利用人數優勢,提出多項針對拉布條及削弱立法會權力的《議事規則》修定,7日上午終成功「清理跑道」,把議案提上議程作出審議。
香港立法會主席預料整場辯論在院會將需要30小時,縱使反對派再次祭出拉布策略,修正案最後也會在聖誕節前通過,令香港立法會監察港府的權力名存實亡。
主席、港府幫開路
其實早在今年10月新一年度香港立法會復會,泛民派有數名議員因被港府提告而取消議員資格,建制派就趁機提出修改《議事規則》,阻止拉布條。雖然泛民主派作出多項反擊,嘗試打起攻防戰,但最終在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無視規定,偏幫建制派之下,泛民主派的努力皆付諸流水。
與此同時,港府也全力作出配合。由於由港府提交的法案,需被優先審議,港府於是扣留多條已經撰寫好的去法例,連月來不再向立法會提交法例草案,令修改《議事規則》議案能暢通無阻,被優先處理。
結果,香港立法會7日早上續會,先利表決由建制派議員提出,針對現時正審議中法例而提出的中止待續動議,即把進入最後立法程序的條例剔除。動議在建制派佔多數下獲通過,議程隨即進入修改《議事規則》的辯論。
欲削減監察權
修改《議事規則》辯論共涉及12項決議案及23項修訂議案,當中最具爭議的,包括建制派提出,把會議法定人數由35人減至20人;過去立法會會議,泛民主派議員會提出點算人數來拖延會議時間,之後會議會有15分鐘時限,召喚議員返回會議廳,如果最終人數不足,會議便會流會,下一周才能繼續。
不過,其實《基本法》已列明立法會會議法定人數,建制派卻嘗試將會議分成不同程序,將審議法例階段演繹為不屬於立法會召開會議時段,但此舉恐面對合憲性的法律挑戰。
此外,另一修定是建制派欲削減現時《議事規則》中,容許只要20名議員聯署以呈程方式,便能成立委員會作出調查的權力,提出至少需要35人;過去泛民派主多次以有關方式,成立委員會調查港府,但泛民主派議會內議席數目不足35人,如果修定成功,意味再難有調查港府的機會。
主席裁決不容辯論
梁君彥早前就無視不同修訂涉及不同範疇,提出合併辯論所有項目,令每名議員只可發言一次,每次最多15分鐘。讓議員縱使用盡15分鐘發言,針對每個修訂情況也只有少於1分鐘的時間來作解釋及陳述立場。
泛民主派因此質疑時間太少,要求主席增加辯論時間,但主席以已作出裁決為由無視要求,更稱自己的裁決不容議員辯論,否則將把議員驅離議事廳。
面對建制派在議會內的粗暴做法,泛民主派似乎已無計可施,只能號召群眾在7日晚上7時起,在立法會示威區舉行集會聲援,呼籲香港市民一同參與,盡一切能力阻止惡法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