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主要源自本土 學者:限制工廠排煙

楊蕓 2017/12/03 22:36 點閱 104606 次
學者指出,29日空汙的汙染源應屬「境內汙染」,而非從北京吹來。(photo by 醒報資料庫)
學者指出,29日空汙的汙染源應屬「境內汙染」,而非從北京吹來。(photo by 醒報資料庫)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自29日全台爆發嚴重空汙,連空氣品質較穩定的北部也淪陷。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員汪中和3日受訪時皆強調,當天汙染源應屬「境內汙染」,而非從北京吹來,汪中和建議政府,「應訂定更嚴謹的工廠排煙限制,並加強淘汰排放廢氣過多的汽車。」對於縣市祭出抗空汙政策,葉光芃則呼籲放假標準應考量「濃度」和「持續時間」。

本土汙染源為主

29日不只中南部成空氣汙染重災區,就連空氣品質較好的北部也淪陷,汙染源究竟從哪來?賴清德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台灣空氣的汙染源中,移動汙染、固定汙染和境外汙染各佔3分之1,但葉光芃和汪中和皆強調,29日的霧霾主要還是台灣本土汙染所致,「當天吹的是西南風,不太可能是從境外吹來。」

當日空汙最嚴重時期,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顯示全台有35測站皆陷入「紅害」。但葉光芃指出,環保署網上公布的即時空氣品質可能是過去4小時或12小時的「平均數值」,並非真正的「即時」,「等看到紅色警戒時,其實民眾已經吸了一陣子的髒空氣了。」他認為,網站上應要顯示真正即時的顏色,否則空氣品質瞬間變差時,民眾也來不及因應。

汪中和表示,當大面積的汙染源如中國沙塵暴或嚴重霧霾抵台前,環保署還是有預警機制,會提前預告在下風處民眾要做好空汙準備,但有時偶遇突發情況,像是火災或工業事故時,環保署恐怕也難以掌握即時數據。

北、高政策不治本

空汙議題再引關注,縣市紛紛祭出對應政策。如台北市擬訂空汙假,只要空氣品質指標值(AQI)超過400就宣布停課,戶外工作者停班。「通常紫色(AQI 200)以上等級就非常緊急了,標準訂AQI 400太嚴格,」葉光芃強調,放假標準還要視「濃度」和「持續時間」,若AQI只是瞬間飆升並無大礙,「可能只是暫時性無風,汙染物質難以擴散,但若AQI維持好幾個小時的高點,就有放空汙假的必要性。」

而高雄市則自12月起啟動3個月免費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政策,以減少移動性汙染的排放量,但汪中和認為此舉對減緩空汙並沒有顯著效果,僅治標不治本,「政府應致力從污染源改善,包括發電廠、工廠和環境等,且除中部火力發電廠帶來廢氣,工廠排煙也是重大汙染源,」他建議,可透過加強排煙限制,或是禁止販售排放廢氣未達標準的車子;另外,過去出產的高汙染汽車也應限期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