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中共即將召開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全代會之所以深受矚目,是因爲會議召開前,不斷傳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有意打破改革開放以來領導人的任期制,在兩屆任期屆滿(也就是二十大後)續任總書記,也有傳言指出習近平有意廢除集體領導制度,撤除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直接領導政治局。
落實席意志三條件
不同於江澤民和胡錦濤,習近平並沒有鄧小平强人的背書,他是經歷層層考驗才登上中共的權力高峰,因此就算此時到處充斥的傳言是否成真,習近平會否在二十大後繼續掌握最高權力?習近平肯定會在下一屆任期展現更强的領導意志,務必要將他個人在黨內的歷史定位抬到最高,而有三個關鍵將决定習近平的意志是否可以落實。
其一、持續促進經濟穩健發展,全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積極參與全球政治經濟體系的變革。其二、堅定維護中國大陸的領土完整,維護中國大陸在東海和南海的利益,堅持尋求兩岸關係的突破,在台灣問題獲得實質進展。其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維持中國大陸的社會穩定,全面深化改革,從嚴打擊貪腐,爭取廣大人民的支持。
這三個關鍵是習近平治國理念的主軸,其基本內涵爲:國家富强、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最終理想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套以習近平的重要講話爲基礎而建構的思想被稱爲「習近平思想」,將在十九大召開時寫入中共黨章,成爲全黨的行動方針。
牢牢抓住權力
事實上,許多有關中共十九大權力布局的臆測並不正確,習近平並不急著破壞中共權力結構的制度和規範,沒有必要提前透露在二十大後續任總書記的意圖,沒有必要撤除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更沒有必要恢復黨主席制度。
習近平只要在第二屆任內牢牢抓住權力,繼續反貪,從嚴治黨,並落實治國理念的目標,等到五年後召開二十大再來攤牌,將可以避免置身險境,大大减少來自政敵的反撲。
如果這個推論正確,習近平必然會在第二屆任內,在和平統一的原則下找出創新方式,加速解决台灣問題。以兩岸權力高度不對稱的現實,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存嚴重失衡,雙方民間交流緊密頻繁,加上國際環境和國內政治都不利台灣的情况下,中共在台灣問題掌握了絕對優勢,除非台灣可以獲得美國和日本在軍事方面的絕對支持,並且在國家內部凝聚一致的共識,才能抗衡。
掌握對台罩門
然而,美國和日本不可能爲台灣而戰,爲台灣的外交利益和中國大陸劃清界綫,台灣社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統獨共識,台灣根本毫無力量和中國大陸進行對抗。
基此,習近平可能採取「經濟、社會、文化統一先行」的政策,讓台灣「成爲中國的一部分」,實現局部統一,外交上則繼續打壓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把中華民國徹底邊緣化。
從中共近年來采取的諸多措施,譬如賦予台灣人民准國民待遇、鼓勵台灣青年到大陸就學就業、擴大臺胞證的功能和用途、要求駐外使館對持台胞證的台灣人民給予急難救助、壓縮中華民國護照使用空間,可以看出中國大陸已經掌握處理台灣問題的罩門,準備以「軟的更軟,硬的更硬,內軟外硬」的方式,加速解决台灣問題。
試問民進黨政府和國民黨:台灣準備怎麽應付這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