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用落差關鍵 學者:過度發展資訊

鄭羿菲 2017/07/25 20:34 點閱 20239 次
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指出,台灣高教自2000年以來,強調發展資訊人才,導致許多學用落差的現象。(photo by wikimedia)
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指出,台灣高教自2000年以來,強調發展資訊人才,導致許多學用落差的現象。(photo by wikimedia)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台灣人才培育過度集中資訊產業,甚至產生資訊高材生畢業後去賣咖啡的學用落差情況。」前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戴伯芬25日在公聽會上表示,教育部應以獎學金引誘學生學習,彌補數學、醫藥、護理等人力資源的缺口,並促成「短期大學」的彈性教育制度,才能彌補人才缺口。教育部官員回應已都在進行此類政策,但立委們認為成效差「打不著痛處」,應再檢討。

主計處缺工統計中指出,業者招募員工不易,有高達33%的困難是求職者技能不符,許多業者反映在專業人才的學用落差上特別明顯。「外語能力是人才必備的條件之一。」全國商業總會常務理事王權宏25日在「青貧世代:學非所用怎麼辦」公聽會上表示,台灣產業只要政府政策一改變,就必須面臨重大的轉變,許多中小企業現在往南向發展,但語言人才真的夠嗎?政府有在鼓勵學外語嗎?

「日、韓、台產業類型很類似,也遇到高教擴張的問題,但日、韓主要是以人文學科為主,台灣則太過擴張發展資訊人才。」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指出,台灣高教自2000年來就大量培養資訊人才,社會風氣也認為進入資訊產業很有前途,但後續卻造成學用落差、資訊高材生去賣咖啡的情況。

戴伯芬批評,日本很拚命地留著製造業,南韓則轉型設計產業,只有台灣還傻傻地認為人工智慧是唯一出路,「人才過度集中資訊產業的後果,易造成土木、營建、機械、照護等產業人才的流失,也無法回應台灣社會的產業需求,如長照等。」

「教育部應以獎學金及彈性來調整人才學用落差的問題。」戴伯芬建議,提供獎學金引導學生進入台灣人才缺乏的學門,並以短期大學等彈性的教育設計來彌補。她說,中南部高教教師頗具「產學合作」的寶貴經驗,勞動部也可鼓勵建立創新研發團隊,補助空間租金、創業貸款等,甚至發展產學研發一條龍的創業支援性服務。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辦公室主任、台中科大副教授陳大鈞也建議,台灣高教遇到的問題包括錄取率太高、教育制度搞壞技職體系,這些都是立刻就能改變的事情,逼近100%的高錄取率,學生當然會不認真學習,教育部不願下修率取率都是在顧後段班招不到學生的大專院校,但到底是這些學校比較重要,還是國家人才比較重要?

「研究所縮編、技專課程彈性化,教育部目前都有在進行。」教育部技職司副司長謝淑貞回應,至於錄取率過高的問題,制度的演變還需要緩衝期。

雖然教育部官員表示專家學者所建議的項目都有在進行,但成果似乎不盡理想,舉辦公聽會的立委們也認為,各部會提出來的報告很像都有在做事,但都未打到痛點,希望相關的部會能做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