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自行車文化 羅祥安踩向日本四國(20170717 追風騎士--羅祥安)

醒報編輯部 2017/07/17 08:45 點閱 670 次
台灣一周,環島體驗台灣美景。(photo by flickr)
台灣一周,環島體驗台灣美景。(photo by flickr)

主持人:劉東皋 (台灣醒報台中特派員)
與談人:羅祥安 (前巨大執行長)
文字整理:孫啟梅、蘇家瑩、張嘉琦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聽聞您在日本推廣「自行車文化」,心裡疑惑您還壯年,這時候退休會不會有點可惜?

羅祥安:「長江後浪推前浪」,前面的人退休,後面的人才能補上。如果我們霸著位子不放,年輕人就沒有機會施展長才了,所以適當的時候就必須退休。我人雖然不在公司了,但是滿心希望這個企業、品牌〈捷安特〉能夠永續經營。

這個企業一開始是我和董事長劉金標一起合作,倘若中途只剩一人,會變成半吊子。倒不如兩人一起退下,讓新的團隊嘗試新東西。

我們把公司經營、管理的事務交由新任董事長、執行長,多年下來公司一直對推廣自行車的新文化並沒有退落,例如劉董事長曾大力推廣的U-Bike,這些事情對公司,乃至全世界自行車文化的發展都很重要,也是我們的理想。我和董事長講好了,退休以後他繼續負責推動U-Bike,我就負責推廣自行車的新文化。

改變日本單車觀念

對歐美而言,騎自行車都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休閒運動,但是亞洲地區卻把自行車當作交通工具。日本的環境很適合騎自行車,但是在日本人的觀念裡,自行車被長期定位為通勤的代步工具。

美國作為運動休閒用的自行車占99%,德國起碼占50%以上,台灣也有80%以上自行車作為運動用。我們在日本努力了29年,才把日本運動用自行車比率提升至6%,但還是相對少數。

日本是很好的潛在市場,值得開發,但是大家觀念已經固定,推動不易,日本本土業者早已放棄,但我絕對不放棄日本市場。從推動自行車新文化的角度而言,日本是一塊值得用力的地方,激發市場的潛力對我而言是完全不同的挑戰,我很有興趣。

化不可能為可能

最近去日本推動「四國一周」是基於「台灣一周」的發想,台灣從「自行車的沙漠」變成「自行車的樂園」,我們有這樣的經驗,因此才會想要促成「四國一周」。

四國是日本很多歷史的發源地,景色優美、歷史人文豐富,繞一圈1千公里,與台灣差不多,但是四國本來是四個國家,現在是四個縣市,彼此有歷史的恩怨情仇,不大往來,如何促成四國一周是一個挑戰。

我除了積極學習日語之外,當地的縣長也很重視我們這個外國訪問團隊,都會出來迎接相送,進而引起媒體關注,於是活動的規模就出來了,其他縣市也紛紛響應。雖然這只是第一步,卻是意義重大的破冰。

未來我們也在考慮在日本公司成立旅遊部門互相配合,讓「台灣一周」和「四國一周」締結姊妹,鼓勵車手們拿到這一國的證書,繼續到另一國家挑戰。

本來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就很密切了,以前的密切可能只是官方上互相簽個協定,沒有實質功能,所以我們必須實質帶動它。這次騎程我們14個人當中就有8個女生。

日本對台灣女生可以騎完這樣的路線很訝異,難度比台灣島還要高一些,也讓他們認為在四國騎自行車是可行的。

有助日本「地方創生」

由於日本各地資源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如東京、大阪,其他的地方縣市資源都很缺乏,所以日本以「地方創生」(類似原鄉再造的概念)的國家政策因應,目標是從在地去創造出生活、生命與生氣,如果因此有好幾萬人到四國騎車,可以帶動觀光消費,如旅館等等,他們就會對此有興趣,有興趣我們就能繼續幫忙規劃,逐漸將這個制度做到最順。

因為政府不想做,就算想做,政府也難以實踐,我們就以此慢慢去推薦已經成形的點子,做完以後功勞都是他們的,這雖然是第一次的破冰之旅,但基本上四國四縣都是有意願配合,共同把四國一周做起來。

以前大家都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我們這回去也只知道一縣會接待我們,另外三縣跟他們照會,他們會有什麼回應也還不曉得,所以這回結果也讓我嚇一跳,我要感謝上帝,當祂要來幫忙促成這事時,這就是一件簡單的事了,願意支援的人一下子就都跑出來了。

問:談到感謝上帝,請問您信仰基督教的契機是什麼呢?

羅祥安:我以前認為要對自己負責,對禪宗更有興趣,希望自己能修練心無塵埃、堅強安定,所以儘管我的母親和妻子都是基督徒,我也會陪他們上教會、做禮拜,但我自己卻沒有信仰基督教。

打拚事業生疲憊感

1994、5年左右,公司經營到達某一個程度,開始往國外發展,台灣建立品牌已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了,遑論國外。我卻將大筆資金投入海外,建立公司、品牌,四處征戰。那時候很辛苦,但是憑藉意志力也挺過來了。

但是一段時間過後,無力感油然而生。本來以為這件事5年、10年可以看見成果,但是後來才發現這才只是一個開始,更遑論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往後該怎麼帶領公司走下去?這些問題讓我備感疲乏,陷入低潮。

但是我身為主管,又得「泰山崩於前,色不能變」,沒有可以訴說心聲、分擔壓力的人,只能加倍努力工作。時間幾乎都耗在公事上,導致我的第一個婚姻也以失敗告終。公事、私事加諸在一起,卻沒有辦法解決。

某個禮拜天,教會請來一位牧師演講,主題是「24小時不打烊的心靈急救站」,引述《聖經》裡耶穌的一段話:「凡勞苦負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你們就可以得到安息。」以前聽這句話,我的理解都是「安息主懷」的事,但是那位牧師卻說基督教是要解決人現在的問題。因為上帝是24小時不打烊的,我們無須擔心時間問題,或者害怕上帝負擔太多人的苦惱。

重新認識上帝

我以前從未聽過這樣的講法,當下對我意義重大,因為我那個時候已經無法負荷肩上的擔子了。聽完演講的那一晚我獨自禱告,第二天醒來也沒什麼改變。三個月過了,我突然領悟到這三個月以來,我睡得很安穩,不再因為煩惱而難以入眠。一年之後,我就受洗了。

其實我的生活沒有什麼改變,不過我的壓力減輕了,才發現以前什麼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生活以自己為中心,自尋煩惱。在信奉上帝之後,上帝是全能的,我低垂下頭,自己能做的事情盡力而為,解決不了的事情則交給上帝,學會饒恕自己,不必過度苛責自己。

問:再回頭過來,請問四國有哪些事物令人難忘?

羅祥安:四國的騎程難度比台灣難一點,在台灣我們碰到山會盤旋上去,他們的山沒有我們這麼高,200-300公尺左右,他們會直接上山。譬如環島都是逆向情況,從壽卡下山有一個12公里的下坡,後面有三座小山,把這一段騎程反過來就是四國騎程了。

蔚藍海岸似花東

羅祥安:四國騎程都是一山接著一山,12公里就是不斷爬坡,但是風景非常漂亮,海岸與台灣東海岸相似。但是台灣東海岸山高,常有落石,道路危險;四國的山低矮,風景一樣美麗,騎兩個小時,整遍看下去都是清澈的海水。

四國有很多隧道,但是他們的隧道不似台灣一條直直的到底,日本因為地震多,隧道必須順著山形而做,比較不會破壞山的結構。但是對車手而言,會有燈光不足、道路狹窄的問題,必須再做調整。

我退休之後才有時間做這些事情,也有「台灣一周」的經驗,先鎖定目標在日本的四國。

問:聽說今年您要挑戰第十次環島,時間定在什麼時候呢?

「追風騎士」環島計畫

羅祥安:今年10月21日到29日,從台中出發,歡迎大家一起來。團員都是退休的人,所以我們取了一個名字叫「追風騎士」,「追風」在日本直譯是「順風」的意思,一帆風順,寓意也很好。

台灣已經有很多人環過島,日本也不遠,等「四國一周」和「台灣一周」締結姊妹的企劃做好之後,也會增加兩國人民互相來往。

真的要謝謝上帝,信仰是很好的切入點。從文化回到社會性問題,經常有人問我有沒有退休症候群?其實我還是很忙的。

放下事業遇見新事物

問:當初工作讓你忙得焦頭爛額,進而認識上帝,後來愈忙愈有樂趣,現在又放下事業了。

羅祥安:放下之後,我現在又有新的東西了。上帝給予每個人的恩賜不同,我可以做見證,也許可以給予其他人啟發,對他們有一些幫助。基督教對我而言不是一種宗教,而是上帝和人的關係,這是可以見證的。

再談日本吧。有次我很巧地看到一則新聞,哈佛大學做了幾年的研究發表,說日本死亡率、自殺率很高,其死亡原因16%是運動不足,在全世界算偏高的,因為日本人都待在家、在公司,而且經常加班,很少運動,生活壓力大但是運動不足,雖然都有走路走滿多的,可是缺乏有氧運動。

所以我覺得來推動騎車是好的,其實日本很多人都曾經來試過騎一周,因為有經驗就知道要騎五天以上才會感受得到,騎超過五天,以後就會騎了。如果試過騎台灣一圈以後,這一生就跟自行車結緣了,就會日常化,產生運動效果。而且溫帶氣候很好,雖然前面路很窄,不過越來越多人騎自行車之後,政府也就會改善自行車環境了。

問:我說一個開玩笑的話,我一直以為,羅先生您可以準備來選一下總統了。

羅祥安:先去當文化部部長好些。(一笑)

總統還是讓給郭台銘。我跟你們醒報一樣,如何提供給大家一個正向的理念比較重要。不過你提這個話題很有意思,退休以後比較有時間想這些事情,也有很多演講機會,發現大家對台灣都是很悲觀,當然政府要負一點責任,其實台灣之所以會有這個問題,有時候靜下來想一下,會覺得不對啊,原來是台灣沒有定位。

台灣一直從過去延伸,一直跟過去比,像之前台灣也對自行車非常悲觀,報紙也有講,當年出口是1000萬台,現在只剩300萬台,等於是衰退了70%,要怎麼樣回到以前的榮耀?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如果一直背負著那個東西的話,就會累得不得了。

所以我後來做A-Team會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定位,把便宜車子全部放掉,放掉之後再看我們要抓什麼東西,所以要抓的話我們就抓全世界最創新、最高品質的,做這些高級的產品,量的話可能還是300萬,但質的話要超過1000萬的時候。以現在來講的話,當年出口單價大概是50元、60元美金,現在平均單價是500元美金,等於十倍。

所以當時如果沒有放手,怎麼辦呢?嚴格來講,當時台灣做這個車子還只是中級車而已,遲早也會被人家併掉,而我們放掉後專心去做高級車,現在沒有什麼國家可以來跟我們搶。所以,要先有定位。

問:可是現在的政治人物好像不會這樣想,也沒有這樣的能力?

羅祥安:像醒報在做的事情,我們都是人微言輕,但是畢竟能從做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理念中,慢慢地體會到價值觀的改變。從長遠的歷史角度來講,上帝究竟是要給一個怎麼樣的台灣?

其實以安全性來講,台灣很不錯了,像全世界現在都把小朋友送去美國讀書,但美國校園隨便一掃射就10幾個、20幾個傷亡,歐洲國家也常常發生恐怖攻擊,相對來說台灣還算不錯,偶爾幾個案子但是不多,基本上台灣人都還算安居樂業,台灣的問題都是自己給自己找的,政黨爭來爭去。能夠跳脫這些問題,才慢慢地會有一點點的故事和不同的人物見解,其實社會力量是這樣逐漸形成的。

問:剛剛有說到處去演講,是不是有很多私人中小企業邀請您去演講?

羅祥安:現在盡量避免了。因為剛退休的時候比較多演講安排,現在的話我覺得應該沉澱下來做一些什麼值得來談的事情。我現在才68歲,到70歲人生才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