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開啟強降雨序幕 淹水將難避免 (20170620 環境論壇-汪中和、賈新興)

醒報編輯部 2017/06/20 09:05 點閱 977 次
梅雨季是雨季開始的宣告、強降雨出現的高風險時期。(photo by 本報資料照)
梅雨季是雨季開始的宣告、強降雨出現的高風險時期。(photo by 本報資料照)

主持人:林意玲 ( 台灣醒報社長 )
與談人:汪中和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賈新興 (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記錄整理:蘇家瑩、何綺晨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前陣子談過梅雨問題,豪雨連續多日,農損超過千萬,梅雨若不來會擔憂缺水與旱災,但一來又害怕釀水笑,這波梅雨似乎又急又強而且時間又久, 請賈博士分析這一波梅雨帶來的強降雨型態為何?影響又是如何?

賈新興:今年梅雨有兩波, 6月2日到3日的第一波梅雨持續時間短,兩天降雨量最多的地區在高雄桃源區的南天池,兩天下來近1200 毫米,雨量相當可觀。

對實際雨量有所誤解

剛結束的第二波梅雨的雨量最多在南投仁愛鄉,約950 毫米左右。由於梅雨剛結束,大家一定會認為一連下了好多天雨,溼答答的,感受到雨下得長所以認為雨量很多。

但以平地氣象站初步統計的雨量來看,歷史資料上的這波降雨只比平均雨量多一點, 不算特別極端。只不過我們從2012 年後,梅雨期卻下得短,持續3、4 天就結束,2012年從6 月9 日至12、13 日,那波降雨造成非常大影響,也是過往六月份雨量在過去七十年來排名第二多的降雨,近來新聞媒體不斷炒作暴雨連下十天的聳動標題,讀者在資訊上會對實際雨量有所誤解。

過去的梅雨,如1998年6月1日至10日,曾在高屏地區滯留長達10天。從過去30年資料和今年的資料對照,今年相對於過去幾年降雨時間長,但所下的總降雨量和降雨日數相較更長遠的歷史資料,此次降雨不會特別多。

問:雖是如此,今年梅雨無論是農損或傷亡仍非常令人震撼,賈博士對此有何看法?

快收成被大雨影響

賈新興:過往梅雨約在六月中左右結束,今年農損較多的地方在中部,中部有些一期稻作為已經結穗即將可採收的早熟種,但雨下太大稻子倒伏,造成明顯農損,損失上千萬。

由此可知梅雨鋒面的強降雨會對作物造成影響,尤其是一期稻作,幸虧這次南部的一期稻作已經差不多採收完畢,高屏地區採收完,剩下嘉義、彰化、台中、苗栗附近為一期稻作快要收成的狀態,卻由於大雨造成倒伏的農損。

問:汪老師如何解讀這波強降雨?

無心理預備面對

汪中和:梅雨鋒面這次給我們帶來的傷害第一是高強度降雨、第二是賈博士所說的:最強的鋒面在6 月2 日與6 月3 日,造成大衝擊的理由是它來得非常突然,從半夜開始降雨。

在毫無心理預備的狀態下, 面對梅雨衝擊,心裡對破壞的感受就會特別深。過去2012 年、2005 年的梅雨或今年的梅雨,都是屬於高強度、時間長,會發生除了因為梅雨鋒面,還加上豐沛西南氣流所帶來的雨量,兩條件配合在一起後往往為我們帶來災害。

經歷氣候暖化影響,鋒面滯留時間有時會較長,像2012 年或這次,梅雨鋒面滯留時間增長一點,西南氣流帶來水氣豐沛一點,衝擊就會格外的大。

問:看來強降雨並不是單一偶發現象,往後會變為常態嗎?

梅雨是劇烈降雨序幕

賈新興:梅雨季是台灣降雨季節的開始,也是台灣劇烈降雨的序幕。這是台灣的氣候型態,所以5、6 月梅雨期只要在合適環境,如汪老師提到的豐沛水氣, 就很容易在鋒面上長出豪雨製造機,當「豪雨製造機」出現時一定會帶來明顯降雨。

這次鋒面對長期做氣候研究的我來看,梅雨鋒面是容易伴隨這種強降雨的高風險時期,對我來說這是可預期的,梅雨季包含這種不穩定性。較不能預期的一點汪老師有提到的,特別是出現在6 月2 日與3 日的時機令人意外, 原先的預估是在6 月1 日深夜到6 月2 日清晨鋒面會慢慢由北往南移動,但它就是停滯於那,所以從6 月1 日深夜至6 月2 日清晨雨一直下,直到早上9 點甚至11 點降雨都未停止。

對此也要提醒讀者:梅雨季是雨季開始的宣告、強降雨出現的高風險時期。當然偶而降雨會不夠或較少,但也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

汪中和:從暖化的角度來看, 由於暖化造成大氣內溫度不斷上升,大氣中所能蘊涵的水氣也會越來越多,海洋暖化也會增加海水蒸發的量,在暖化條件下,水氣來源會更加豐沛,若加上合適的鋒面與大氣的滯留就會造成可怕的豪雨災害。

主持人:請問汪老師,豪雨雖沒有像歷史紀錄的大,但也是近幾年相對豐沛的雨量,從好的一面來看,豐沛的雨量是否對農業也有助益?

汪中和:梅雨及颱風雨皆是台灣重要的豐水期來源,前陣子還有缺水的疑慮,現在因為梅雨挹注,所有水庫都已經儲滿了,預計今年水資源利用壓力會減輕很多。

極端性帶來衝擊

受暖化影響,台灣的氣候極端性越來越高,這是我們要去努力防範的狀況。今年梅雨帶來的豐沛雨量,一方面解除旱象威脅, 另外一方面也為我們面對接下來的颱風季帶來了隱憂,颱風季雨量遠遠大過梅雨的雨量,約為一倍多到兩倍,對水資源應用來說是另一種壓力。

我們現在已經把水庫的水量都儲滿了,颱風帶來的雨量能緩衝的空間也減低許多,若是來一個超大豪雨尺度的颱風,我們所面對的災害,如水庫的安全,就要特別注意了。

問:豪雨對農業有所助益, 但前提是這些水資源能被保留下來,有長期效益,不然即使雨量再豐沛,水資源未來也很快就沒了。

汪中和:一點也沒錯,雨量的極端性為我們帶來極大的衝擊, 無論是雨量太多還是太少皆是如此。對我們來說都不好,梅雨和颱風雨的可怕之處在於極端性強烈,調配管理它所帶來的影響也非常困難。

問:地下水庫是否能充分應用在農業上,如用馬達將地下水抽出灌溉?農家又有何方式能留下豪雨水資源?

強降雨可補注地下水

汪中和:農業用水通常在蓄水壩與水庫,台灣水資源有70% 為農業使用,但在枯雨期水資源不足時地下水也是農業用水的主要來源,可以利用工程方式將豐雨期的雨量以補注、反灌的方式注入地下水層。

這麼做的效益就像把水儲存在地底下一樣,地下水一年使用55 億頓,若能利用工程方式彌補, 只要彌補它的10 分之1,對我們國家的水資源就有幫助了。

問:汪老師曾說過上帝待台灣不薄,賜與我們很多雨水,只是我們自己不會將它留存好、使用好,才會造成乾旱與限水的狀況。請賈博士補充關於水資源的問題。

長遠管理是課題

賈新興:台灣乾季越來越長, 雨季越來越短是現在進行式,如此會導致降雨強度在總雨量不變,降雨天數減少的狀況下加重。舉例來說,這次梅雨在6月2日及6 月3 日兩天就降下年平均一半的雨量,年雨量在2000~3000 公釐左右,在兩天就下完。這麼強烈的降雨如何將它留存下來?這確實需要去思考。

另一方面乾旱所發生的頻率及強度有可能越來越高,未來在水資源調度上需有不同思維,例如汪老師所提的都市海綿化及山區坡地植樹幫助水土保持,地下水庫也是可能的方向。

我們能看到前瞻計畫關於水資源部分多以防洪為主,但如何去做對未來更有長遠幫助的水資源管理,不只是考慮未來10 年, 氣候變遷是人們要在未來50 年, 甚至100 年也需要集體面對的課題,我們要留下甚麼給後代台灣子孫,我認為這是能去思考的方向。

主持人:現今整個國家的水利署是安在經濟部下面,為了整個國家的發展,水利署要變成部才行,否族如何去調整在未來氣候變遷的狀況,如何去對國家、社會還有經濟留下更多資源?

政府決策人士對於環境問題, 包含天災天象,以及暖化趨勢具有足夠了解,好使整個國家在資源調度,特別是水資源調度上, 應該能更宏觀及有策略性。包括方才所提到的地下水庫或是海綿城市、綠色水庫甚至包括一些水壩等等,這些若不好好因應, 民眾的財產安全與經濟發展皆備受影響,目前管理水資源的是經濟部水利署,是非常小的三級單位,並不具有跨部會決策權力。在組織層面上,我們該如何對環境資源有更好的調度?

政府腳步實在太慢

汪中和:水資源問題及延伸的國土資源傷害從過去就能深刻體會,政府也開始推動組織再造, 組織再造裡面有一個「環境資源部」,這個環境資源部要把現在水資源分在不同單位,如農委會、經濟部、內政部下的部門整合在一個環境資源部裏。

這是一個正面的方向,表示政府已經體會到水對國家非常重要,所以必須有統一的事權, 位階也會提高,會從過去的三級機關再往上提,能夠把全國的水力、水資源、用水的問題整合在一起。過去所有關於水的管理,都是以「流域」的方式,過去的地域性的管理都會開始打破。遺憾的是這種組織到現在還沒完成,政府的腳步實在是太慢了。

賈新興:我從氣候變遷很重要的項目就是「水資源」。以國外的政策來講,都是安置在總統之下,位階非常高,是跨領域、跨部門,以台灣的氣候變遷來講, 應該在國發會之下,要統籌也沒有力量,這部分層級應該要再提高。

水利署之後會到環境資源部, 位階上雖有提高,但是整個政府在組織改造上並未用心,水利其實是國際上很大的資源,也有人說,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是一個「水資源的爭奪戰」。這樣的一個角色來看,如果在總統之下, 需要聘請一個水資源的顧問組織做橫向整合、協調。

是否可能外銷水資源

上帝對台灣真的非常眷顧,當然我們應該把這些水存下來,但未來會不會有一些創新的方法, 除了我們自己用,未來的水也許可以外銷?不過以現在的科學技術,好像痴人說夢。

我不知道未來科技的進展是怎麼樣,可是我們如果有辦法可以自足,然後多餘的水資源也有辦法幫助周邊一些國家,還有印度、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地方,這個都是水資源風險其實高度緊張的區域。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科學能力可以做到的話,應該也是可以思考的部分。

問:最後一個短短時間,請來分享一下,預估梅雨季下一波會有怎麼樣的表現?聽說再過幾天就要開始大太陽,炎熱和乾旱也會臨到。

梅雨的衝擊可不小

賈新興:其實這波梅雨有可能是最後一波,有機會23、24 日整個太平洋高壓就增強,所以會變得比較悶熱的夏天的氣候型態,未來要注意高溫,高壓弱一點午後雷陣雨會比較多;梅雨季結束,就宣告颱風季節來臨,颱風的降雨雨量會更多,我們防災的腳步,不該因為梅雨結束就結束了。

汪中和:是,梅雨現在跟颱風一樣,它所帶來的災害、造成的衝擊,都是沒辦發輕忽的。這一波的梅雨,也是給我自己一個教訓,堤防我們之後遇到梅雨,防治工作要做好。在梅雨已經進入尾聲,接下來就像賈博士說的, 除了高溫、颱風今年會帶來多少的雨量,造成怎麼樣災害,都是我們現在就要開始準備,全力去防患的事情。

問:還有一個問題,我想最後再來談一下,其實6月2日到6月3日這一波,讓很地方淹水,可見其實我說們的疏濬的工作, 還有一些阻塞什麼狀況的,水一下變成災,這種情況是怎麼回事?

汪中和:以6 月2 日到6 月3 日下雨的這種強度來看,屬於「超大豪雨」,這已經是不管是都市或鄉村,所有防洪、排洪的設備,無法去承擔的,所以一定會淹水,只是希望不要淹得嚴重,恢復的會很快,能夠做的就是道路盡量能夠透水,減輕洪水帶來的傷害,才會說要有透水性的路面、海綿化的城市,這是我們將來一定要去做的。

避災很重要 不要怕淹水

另外一個就是避災其實很重要,過去是說:「我不要淹水」,按照現在降雨強度來說不可能不淹水,現在我們要說「不要怕淹水」。很多會淹水的地方,盡量離開,容易會淹水的地方,比較低窪的地方,盡量不要助人,把它變成公共的空間,這都是我們防災避災可採取的一些手段。

問:我覺得因塞住而淹水的也很多,汽車在地下室怎麼辦,賈博士有沒有要補充?

賈新興:這次的強降雨時大概已經超過6-70%,而且是連下了大約4-50 小時,靠下水道一定排不掉,一定會淹。怎麼樣能利用道路、透水性的設備能幫忙更快的水紓解掉,其實這個是很重要的作為。

畢竟我們要再去把下水道提高,面對未來的氣候變遷,再怎麼提高,每隔10 年都會要可能要再重做一次,所以這是不好的做法。

好的做法是利用現在基礎建設,透過鋪水性、滲透性,海綿性的都市,能夠讓雨水更快的流到地面以下的地方。

主持人:今天非常謝謝我們兩位專家學者來跟我們分享,真的值得我們的政府、企業、民間、農業好好的去因應未來必然會再有豪大雨、淹水的現象,我們都要知道怎麼防災。

過去也有提到為此我們得要海綿化台灣,除了城市需要防水的海綿化外,非都市區域也需要海綿化,海綿化可以將水資源留住,甚至能達成防洪與治洪,讓強降雨帶來的衝擊舒緩下來。

問:還沒有這樣完善的科技與建設的現在,強降雨所儲存的水資源能留存多久呢?

保水減輕衝擊

汪中和:若是水庫的水資源, 約為2~3 個月,若是河川中的水,約為2~3 天,還有一種最能儲藏的方式是地下水,地下水一旦儲存可延續好幾個季節甚至好幾年。

對台灣而言,除了一般的水庫儲水外,河川因為山高坡陡,流速快,不易保存水資源,現在我們第一需要的是地下水庫,我們的地下水儲藏量非常豐沛,過去因為超抽所以有許多額外空間, 地下水儲藏量是我們需要去努力的方向。但自然補注很慢,在國外多用人工,以工程加速地下水的補注。

除此之外,台灣的綠色水庫也很重要,從中央山脈一路到平原地區,若我們能多多植樹,樹木吸水量能超越一般工程,因為量大、面積廣。我認為從水庫儲藏、地上水庫運用到綠色水庫的大量植栽,皆能幫助我們保水與減輕強降雨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