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別亂採 當心誤食

吳宇涵 2017/03/29 18:09 點閱 21664 次
姑婆芋(左)葉面灑水後,無法像芋頭葉(右)一樣形成水珠。(photo by吳宇涵/台灣醒報)
姑婆芋(左)葉面灑水後,無法像芋頭葉(右)一樣形成水珠。(photo by吳宇涵/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實習記者吳宇涵台北報導】路邊的野花不要採!鑒於清明連假將即,衛服部食藥署29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民眾出外踏青時,小心最常採食的三種不明植物:姑婆芋、曼陀羅及綠褶菇,提醒民眾外出不要採食來路不明的植物,以免中毒。

根據食藥署所統計的中毒案例發現,民眾中毒的共同性皆是因為「有毒植物與一般可食植物外觀相似」,因此誤食,如不少民眾常將有毒的「姑婆芋」認為是「芋頭」、將「曼陀羅」誤認為「假酸漿葉」,以及把「綠褶菇」看做是「白色雨傘菇」,其中又以綠褶菇的中毒案例最多,其次才分別為姑婆芋和曼陀羅。

「假酸漿葉常常被原住民拿來烹調食物,製作類似粽子的料理,如魯凱族的『阿拜』。」食藥署代理科長崔秀煒指出過去的中毒案例,曾經也有越南小吃店利用姑婆芋烹調湯麵。

食藥署簡任技正曾素香表示,目前食藥署發展出利用分子生物技術的方法,藉由檢測DNA片段,從已建檔的資料庫中搜尋出民眾誤食的植物物種,釐清中毒元凶,幫助民眾接受正確有效的治療。

「綠褶菇的菌褶成熟後會由白色轉灰綠色,而可食用的雨傘菇和雞肉絲菇的菌褶則都是呈白色。」崔秀煒現場教學如何分辨這三類常誤食的植物,「姑婆芋和芋頭最大區別在於,將水灑在葉面上時,姑婆芋葉面光滑,無法凝結出水珠;而曼陀羅和甲酸漿則是花型不一樣,前者是白色喇叭狀,後者則為圓錐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