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症認知不足 惜未能早期診斷

林亭妤 2017/03/26 16:34 點閱 21032 次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高淑芬,26日出席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研討會。(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高淑芬,26日出席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研討會。(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台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青少年到成人的診斷率都明顯過低。」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26日指出,國內對過動兒的認知不足與污名化,是及早診斷的最大隱憂。台大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高淑芬提醒,ADHD若在小時候即開始長期追蹤治療,長大後幾乎可以跟一般人無異。

但若未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高淑芬說,過動症兒童因腦部功能持續在缺損狀態中成長,更要小心長大後會發展出其他風險行為(如未成年懷孕、賭博)、健康問題(如肥胖)甚至精神疾病(如焦慮症、強迫症)等。

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統計數據顯示,兒童及青少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盛行率約為5%、成人ADHD的盛行率為4 %,但依據我國2005年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只有0.59%的台灣兒童、青少年被診斷出ADHD,成人ADHD在2000~2011年的盛行率更只有0.028%,顯現我國ADHD確診率過低。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高淑芬26日在一場ADHD研討會上指出,ADHD兒童在小時候就會出現有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的傾向,若未察而沒有治療,容易隨著年齡增長衍生各種問題,如:小時候有偷竊、叛逆、焦慮等行為問題,成長過程中逐漸伴隨發展出強迫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

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表示,「對過動兒的認知不足、誤解及污名化」是台灣目前最大的隱憂,常導致這些孩子無法及早得到適當治療,等孩子逐漸長大後,約有5~6成的人會持續出現成人過動症問題,造成另一種層次的家庭與社會問題。

臧汝芬也強調,診斷明顯過低的結果,致使這些孩子無法得到適當的治療,該學會呼籲,唯有透過心理師、醫師、社工師、老師、家長共同努力,才可以避免這些小孩子長大後演變出網路成癮、反社會性人格、青少年犯罪與破壞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