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跟父母疏離了? (20170314 三角談愛-溫小平、樊雪春、蘇家宏)

醒報編輯部 2017/03/16 11:23 點閱 27350 次
孩子滿10歲後,會漸漸有自己的想法,這時候父母和小孩的感情培養,就是需要傾聽和耐心溝通。(photo by google image)
孩子滿10歲後,會漸漸有自己的想法,這時候父母和小孩的感情培養,就是需要傾聽和耐心溝通。(photo by google image)

主持人:台灣醒報社長 林意玲
與談人:資深作家 溫小平
   資深律師 蘇家宏
心理諮商教授 樊雪春
記錄整理:蘇家瑩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 這次要談論的話題是,如何與孩子培養感情。孩子小的時候都會黏著爸爸媽媽,年紀稍微大一點,就開始有自己的看法,不想跟爸媽在一起。現在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是越來越困難,小孩有自己主張的年齡越降越低,並逐漸與父母「保持距離」,感情也似乎越來越淡, 小平老師對這樣的親子關係有何看法?

長大後急著脫離父母

溫小平:有些朋友常會問, 他的孩子在小學、國中、高中… 都不太跟父母講話,到了大學, 也盡可能填最遠的志願,「只為了離開家獨立生活」,好像不願意與父母相處;有的孩子則是抱怨父母親很忙,每到假日就幫他們安排營隊或是補習班,很難像電視廣告演出的那樣─爸爸開車帶全家一起去海邊,他說那些畫面根本都是假的,都是演給人家看的。

新聞事件則是常常報導,很多孩子要不到零用錢就砍媽媽, 不然就是家產分不到就拿刀殺爸爸,之後再想辦法對付其他兄弟姊妹,我覺得這是很恐怖的現況,怎麼都是這類的新聞呢?像這樣的家庭,它的親子關係應該是早就有問題的。

一個家庭如果彼此之間有愛, 成員就不會因為一言不合就要殺害家人,而是會想辦法溝通, 了解對方的想法。很多事情不是要等到孩子長大了才來後悔, 既然生養了自己的孩子,我們不單要教育他們,也要懂得怎麼去疼愛他們。

從小溝通、建立「愛」

「愛」不是說我把現在最流行的手機、電玩都買給孩子, 或是將他們送進最好的學校就夠了,這些不能真正建立一個好的親子關係,有的爸媽會問我:「我們的孩子現在都已經念高中了,還來得及嗎?」我說,「只要你願意開始,都來得及。」

雖然這時候溝通可能會比較辛苦一點,但是我們可以越早開始,跟孩子建立關係,不需要等到國、高中,其實從孩子出生以後就可以開始建立了。

問:父母親對小孩的愛與付出,為何孩子總是感受不到? 相反地,孩子總會希望離父母越遠越好?究竟是什麼原因?明明是愛,卻讓對方感到是一種限制、拘束?以至於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規畫後,就會希望擺脫父母?

孩子不會感受到爸媽從小扶養他長大所耗費的心血,父母對他的感情除了愛以外,還有一種情感,覺得孩子是自己懷胎10 個月生出來的又拔大的,怎麼可以跟自己產生疏離呢?我想,這是父母親最無法接受的。請樊老師跟我們分析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情感矛盾。

親子間「權力競爭」

樊雪春:父母常常把小孩當成自己的延伸,或是自己的領土, 這是所有情感會發生的主要核心,比如自己小的時候沒有機會學鋼琴,之後就會希望自己的小孩學鋼琴,我自己身上也發生一樣的事:我小的時候就讀鄉下的學校,國中開始學英文,可是成績很差,當我小孩出生後,我在她3 歲的時候就安排英文家教, 希望她不要經歷我以前學習英文的挫折。

我的英文能力是直到我念研究所,開始翻譯專業書籍,才開始慢慢變好,而我能真正用英語授課更是今年的事情,我終於突破自己內在的障礙;所以我的孩子在3 歲就希望他們能把英文學好,當他們不願意學的時候我心裡就會很火大,但作為一個心理學者的媽媽有個好處,就是會自我分析:我到底在氣什麼?

小孩英文學不好或不想學其實沒有關係,那只是爸媽要他們學習的,當我的孩子學不好就會讓我感覺到我自己沒學好,他們的學習成果好像就代表是我的作品了,這個時候,他們不願意學習,我當然是生氣,可是孩子會打從心裡不想學英文…

這在心理學叫「power struggle」,也就是權力鬥爭, 他說他不要,我說你要,這種時候關係就不會好了。如果父母強迫孩子照著自己意思去做的話, 這個關係勢必有一天,小孩長大有他自己的想法和主張時,溝通的困難就來了。

問:父母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他們怎麼可以不聽話呢?如果父母不打破這樣的觀念,親子關係就不會好。

孩子是獨立個體

樊雪春:在兒童心理發展上, 10 歲以前,小孩都會聽父母的; 但是現在的年齡層已經越降越低了,差不多在9 歲半的時候。10 歲以前他會聽你的,因為你是天、是地,可是10 歲以後他裏面有一個「自己」慢慢成長起來,他開始有「我」的想法、「我」的喜歡、「我」的什麼。

等到我們的孩子滿15 歲時, 很多父母都會跟我說,我要叫我15 歲的女兒跟我一起出門,她都會拒絕。

爸媽連去學校看他們都不行, 他會覺得很丟臉,因為你來看他就表示你跟他有連結,這樣會讓他覺得自己在朋友圈中很丟臉, 可能朋友會覺得他是「媽寶」。所以有些孩子會不喜歡跟爸媽常常黏在一起,父母要趁早有個概念:孩子是自主的個體,要給他空間,畢竟我們只是照顧者的角色,不具有「擁有」、「控制」權。

問:蘇律師有兩個小孩,您現在會覺得孩子是您的嗎?有一天您會發現他們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您對此的看法如何?

擠出時間多陪伴

蘇家宏:我覺得和小孩的感情培養最重要的就是要花時間,如果你跟他一天相處時間只有一分鐘,要怎麼培養感情?

像我就會盡可能地利用時間, 例如早上上班前早一點起床幫他換尿布,雖然有時候換尿布他們會掙扎,會有一些很奇怪的動作,但是你會發現不管是換尿布、帶著他從房間到客廳來回走,或是抱抱他,時間花費在他們身上好像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孩子現在看到我就會喊著爸爸, 關係比較親密,不會很陌生。

我不曉得如果我沒有這樣做, 會不會就和孩子間的感情變不好,但我現在相信的是,盡可能在白天、晚上花時間照顧他們, 週末到教會、打球,都會將他們帶在旁邊、哄著他,他們都會有感覺,原來這個爸爸跟我很有關係。只要想辦法擠一些時間,我相信時間越多,親子間感情會越深厚。

問:蘇律師提到時間的重要, 請小平老師談談父母該如何利用時間與孩子有良好的互動?

滿足孩子的期望

溫小平:當父母已經警覺到與孩子的相處對增進親子關係很重要時,就必須隨時開始,就算不能每天花時間陪伴,至少一星期撥出假日的空檔,不一定非得帶孩子出去玩,也可以試著與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例如共同完成勞作、教導他們學習騎腳踏車等。

孩子是容易被滿足的,只要你願意陪他一起玩就很高興,我帶孫子也是如此,我只要對他給我的積木蛋糕做出吃蛋糕的動作, 他就會很開心;如果你都太忙, 沒有任何反應,他可能幾次以後都不會再找你了,互動是這樣產生的。

問:所以多年後孩子回想自己小時候,說不定記憶力最深刻的是與父母的相處?

溫小平:是的!像我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帶著他們一起出國旅行。我會問他們還記不記得,他會記得有一次跟媽媽一起搭獨木舟,但忘記細節,只會有印象自己孩提時常跟父母親出去玩。

另外,孩子可能會提出他自己的要求,是父母可能沒有注意到的,有時我們會拒絕他的願望, 讓孩子不再期待我們有所回應。我記得有次寒暑假,我與孩子聊得很晚,隔天因為要上班所以就想早點休息,但孩子央求再聊一會,我就想難得如此,自己少睡一點也沒關係,我們母子三人蓋一條棉被,他們兩個人跟我分享將來要與什麼樣的人結婚,那天一直到凌晨2 點多才睡。

那是個非常美的夜晚,因為他們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說出來, 他們也感覺到自己的要求被父母滿足了。所以我學到一個功課, 孩子的要求只要是父母自己能做的,我都會盡力去滿足他們,能夠滿足他們的機會實在也沒有多少。

許多父母會問,為何我們給孩子那麼多愛,他們感受不到? 常是因為我們給的,不是他們要的。

問: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孩子到公司問自己的爸爸: 「爸爸,你在公司一個小時可以賺多少錢?」爸爸說自己一個小時能賺50 元,有一天孩子拿了50 元美金說:「爸爸,我這裡有50 元美金,請你陪我一個小時,好嗎?」家很重要,可是孩子覺得你能陪陪他更重要,不曉得樊老師對此有何看法?

讓孩子有安全感

樊雪春:小孩需要三樣東西: 愛、尊嚴、陪伴。愛與尊嚴都很難定義,陪伴是唯一不需要定義的,只要你在那裡。陪伴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可以理解小男孩拿出50 元希望爸爸陪自己一個小時,因為那是他需要的,即使爸爸在他旁邊不做任何事,都是有意義的。

心理學就有這樣的行為認知模式,小孩子3 歲的時候會開始出去外面探索,但是他只要看到爸媽還在原地看著他,他就能逐步探索遠一點再回來。父母只要陪在那裡,他就更願意往前。

問:這就是所謂的安全感?

樊雪春:對!如果沒有人在他旁邊,他可能走了3 步,回頭看到沒有人就會趕快回來。一個孩子擁有越多陪伴,他就會越勇於創造自己,接著發現自己能跨出去的領域是很大的。

理解中創造互動

陪伴的重要,我直到40 幾歲的時候才真正明白,先決要件就是我們人要在那裡。第一部分先追求人在,第二部分慢慢追求自己心也能在,而後慢慢用心與孩子交流。

例如我會與女兒一起看動漫, 以前都會覺得動漫看不太懂,很無聊,可是我現在就會試著去進入她的世界,理解劇情和角色, 兩人交流起來就會很開心。

問:我曾聽過,「一個人能給對方最寶貴的禮物就是時間」, 蘇律師和母親就經常互相陪伴, 是蘇律師主動?還是您的母親呢?

蘇家宏:應該都有吧,我有時間就會陪伴媽媽,但一直以來也是媽媽在陪伴我們,花費時間的多寡,兩者差異甚大。

陪伴穩固親子關係

一個成功的人必須擁有好的習慣,而好習慣是需要長時間養成的。同理,想要成功的親子關係,就要有好的習慣,但一天24 小時都在陪伴未必會是最好的狀況,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立性,試想如果我24 小時都與孩子綁在一起不離開他半步,到他40 歲會如何呢?這樣真的是最好的嗎?

我認為,每天都有固定時間陪伴孩子,孩子的存在也會帶給我們不同的人生,與孩子分享自己在外的人生經歷,這樣的陪伴是理想的,親子關係也能更穩固。
問:如果親子關係變得疏離了,要怎麼挽回?小平老師說到孩子上高中、大學都還來得及, 但是小時候父母親疏於照顧,小孩子心裡永遠都有一個疙瘩,又該如何化解?

漸進式表達意願

樊雪春:從陪伴開始化解是關鍵,但冰要用更高的溫度才有融化的可能,父母在心態上要有認知:這層關係既然已經結冰了, 就算自己現在走近孩子,也不會很快就融化。親子之間的冰層何時能融化說不準,但前提就是家長必須站過去,花時間去經營關係。一開始什麼都不做,彼此關係不好時,突然開始做出轉變, 對方可能會感到不習慣。

譬如說,先生與小孩的關係不太好,有一天先生回家幫小孩買了一套他最喜歡的棒球用具, 通常小孩會嚇一跳說:「爸爸, 你怎麼了?」他會有不信任的態度,所以一開始是要先陪著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

孩子要看電影時,你可以主動詢問能否一同前往,通常孩子會不希望你陪他,但你要表達想要參與的意願,這樣的參與會是一種「破冰」,當然一開始不要期待太多,不要想你做了什麼,他們就會有不同以往的反應。

記住21 次哲學

在心理學,通常都需要做到21 次,才能讓孩子真正信任你。1 次只會被認為是心血來潮、2 次會被認為很快就回復原樣了、3 次就會開始疑惑這次怎麼維持這麼久…當你做4、5、6、7 次的時候,因為人類的記憶力是7, 他就會很疑惑,到底發生什麼事,所以當你做到第21 次的時候,孩子才會覺得你對他的用心是真的。

我要鼓勵眾多父母,在開始修復親子關係時,假如對一開始的狀況並不滿意,那麼就做到21 次吧,這個數字是很重要的。

問:也就是必須有耐心?
樊雪春:對!就是需要慢慢來。當我對父母提到21 次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我還很納悶明明已經嘗試過2 次,孩子怎麼都沒有任何改變呢?」所以是需要多次反覆的過程,到達21 次的時候, 孩子對你的感受會是不同的,也會開始恢復對你的信心。

問:請問小平老師,當初有人向您詢問孩子都這麼大了還來得及修復嗎?您是怎麼回答的?

只要開始就不晚

溫小平:我認為就是對症下藥,看看你們的關係問題最大的地方在何處?例如那位家長發覺他們親子關係緊張是因為他規定太多。每次都會限制孩子這個、限制孩子那個,告訴孩子學生時代就是要好好讀書,其他什麼都不要想。他會警覺到與孩子關係惡化是他在碰觸孩子時,他是會反彈的,而且看自己的眼神也帶著仇恨,這種狀況就是需要改變的。

我給他的建議是:必須去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麼,他發現孩子想聽香港某一場演唱會,就透過關係想辦法買到票,訂好機位他也怕孩子會拒絕,所以跟孩子說如果不想和他一起去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看,沒想到兒子點頭答應和爸爸一起去,到了現場,這位爸爸表達自己可以坐得遠一點,他的兒子卻願意讓他坐附近,等到他們看完演唱會回到旅館之後才有比較好的互動,兒子也開始願意正眼看他。

回程搭飛機的時候看著夜景, 這對父子也有一些互動,後來他問兒子:「你希望爸爸為你做什麼?」有時候在假日安排一些小活動,畢竟不可能都買像這樣的門票吧?所以只要願意開始,就真的不晚,孩子的心是柔軟的。

問:融化一個冰山真是需要耐心和時間的,也不可能短時間達到,不曉得蘇律師對此有何看法?

第三人產生助力

蘇家宏:我認為這是需要智慧的,如果無法對症下藥問題就無法解決,例如孩子如果是想創業,你又認為他會賠錢,也許真的結果會是如你所想,但你還是應該讓他嘗試看看,告訴他範圍和界線,如果他嘗試後失敗,就真的不應該再給他資金。

另外,我認為,需要有第三人從旁支援協助,例如小孩對父親不諒解、但和母親感情很好, 若是這位爸爸想嘗試修復關係, 又無法和孩子搭上線,就可藉由第三人,像是孩子的媽媽、朋友幫忙緩和,在化解僵局時產生助力。

不管是親子關係還是夫妻關係,有時第三人的角色蠻管用的,有的時候我們很難表達自己真的想要做到的程度,或是開始做的時候碰到困難,旁邊的人可以推你一把,也能知道到底是什麼狀況。譬如說,你可能以為孩子需要的是錢,但或許他更需要的是你的幫助,例如應對客戶的影響力等等,或是孩子想追求獨立的時候也沒有關係,可以暗中幫助他,他如果不諒解你幫助他,那就得用適當的方法幫忙。

但要記得這只會是個開頭,就像樊老師剛剛所說的需要21 次, 你不能以為一次幫忙投資一百萬就能改善。時間是必要的, 再來是旁邊有人能幫忙看清整個狀況,對症下藥,不計一切往前走,關係自然會好。

樊雪春:是的!我們說兩點為一條線,三點才會有空間,所以三個人才會有空間去盛裝所有人,有時三個角對關係來說非常重要,特別是其中有兩人出現僵局的時候。

主持人:今天非常謝謝三位的金玉良言,希望對所有的讀者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