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腸病毒病毒量越多,越容易引發心肌炎,生病時務必及早就醫及好好休息。(photo by 本報資料照)](/system/assets/images/000/033/972/big/%E5%9C%96%E8%AA%AA%EF%BC%9A%E9%86%AB%E5%B8%AB%E6%8F%90%E9%86%92%EF%BC%8C%E8%85%B8%E7%97%85%E6%AF%92%E7%97%85%E6%AF%92%E9%87%8F%E8%B6%8A%E5%A4%9A%EF%BC%8C%E8%B6%8A%E5%AE%B9%E6%98%93%E5%BC%95%E7%99%BC%E5%BF%83%E8%82%8C%E7%82%8E%EF%BC%8C%E7%94%9F%E7%97%85%E6%99%82%E5%8B%99%E5%BF%85%E5%8F%8A%E6%97%A9%E5%B0%B1%E9%86%AB%E5%8F%8A%E5%A5%BD%E5%A5%BD%E4%BC%91%E6%81%AF%E3%80%82%EF%BC%88photo_by_%E6%9C%AC%E5%A0%B1%E8%B3%87%E6%96%99%E7%85%A7%EF%BC%89.jpg?1488449737)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腸病毒可引起多種疾病,嚴重者恐引起急性心肌炎!北市聯醫小兒科主治醫師吳佩圜2日在例行記者會中表示,急性心肌炎是極危險的病症,可能發生猝死,感染腸病毒中的B族克沙奇病毒尤其容易引發。台大小兒科主治醫師李秉穎受訪時則說,併發嚴重心肌炎的小孩並不常見,且超過一半可完全恢復健康。
「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且傳染力極強。」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佩圜指出,腸病毒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常見症狀包括手足口病或泡疹性咽峽炎,輕症者可能無症狀或僅類似感冒,但有時也會引起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如心肌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炎、腦膜炎、急性肢體麻痺症候群)、結膜炎等。
「心肌炎臨床表現千變萬化,病情可能快速進展。」吳佩圜指出,早期心肌炎可能有嘔吐、臉色蒼白、精神不好、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症狀,也可以只是一般感冒症狀,其症狀不具有特異性,雖然時至今日心肌炎死亡率已大幅降低,但猛暴性心肌炎的預後仍不佳,死亡率高達50~70%。
李秉穎則表示,感染腸病毒後併發嚴重心肌炎症狀者並不常見,以台大醫院為例,1年頂多5例,較嚴重的併發症以71型腸病毒引發的腦炎居多。
「雖然併發心肌炎會有5~10%的死亡率,但超過一半的小孩還是可以完全恢復健康。」李秉穎說,通常病毒量越多,越容易併發心肌炎,這也是為什麼醫師常叮嚀患者生病了要多休息以恢復身體能量,因為免疫力降低後,各種併發症就更容易找上門。
吳佩圜提醒,當孩子生病時,父母和照顧者應多注意孩子的變化,若有不尋常症狀出現,要儘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