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物價飛漲後 發展願景是什麼?(彭蕙仙)

彭蕙仙 2017/01/03 18:59 點閱 1403 次

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最新公佈的「台灣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報告顯示,受訪民眾對未來半年的物價前景感到「極度悲觀」,預期未來物價會上揚;行政院長林全日昨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清楚表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實施一例一休等多項新政策後,「物價上漲是必然的。」

根據勞動部長郭芳煜的評估,《勞動基準法》新制上路之後,企業最多將增加約476億元的成本;業者想必會將這些額外的支出,轉嫁給消費者,因此物價飛揚的確不可避免。

然而,事實上,《勞基法》修正案並不是帶動物價上漲的唯一因素。從去年地價稅調漲開始,國內物價就已經醞釀上漲。而後農委會實施生鮮禽蛋採用一次性容器,禁止使用大型塑膠籃裝載,造成蛋商的包裝、運輸以及人力成本增加,反映在售價上,蛋價至少會上漲1到2成。

食品大漲價

反映農工原料價格走高,台灣民生物價確實已經出現上漲現象。在連鎖食品方面,自1988年成立以來,湯品、豆漿從來沒有調漲過的八方雲集,開了漲價的第一槍,而後《鬍鬚張》、《三商巧福》、《必勝客》及《麥當勞》等也都陸續宣佈漲價。

幾年前,《鬍鬚張》曾有意調漲滷肉飯的售價,當時還曾引發消費者的抵制,作家劉克襄也發文反對;如今大家似乎也只能默默接受了漲價的事實。

緊接著,瓦斯、油、車資漲價了;影城、美容業、化妝品、精品…也都陸續漲價了。周休二日加上一例一休,壂高了人事成本,企業除了調高售價以求開源之外,也紛紛考慮減少服務時間,以達到節流之效,因此部份原本24小時營業的便利超商,決定晚間停止營業,甚至考慮未來採行「週休二日」。

停晚診、關急診

讓人最難想像的是,因為一例一休新制,全台各地已經有大約3到5成的診所有意提高掛號費;有些醫療院所計畫減少門診數,例如停止晚診,有些則打算關閉急診。讓人不得不憂心,這些新措施是否會影響民眾的就醫權益。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勞動市場可能發生的變化。一例一休等勞動新制陸續上路後,一方面,勞工的休假增加了,但是企業的經營成本也提高了,這意味著勞工的加薪空間將會受到壓縮。

而經營者為了減少人事成本,則可能會大量使用非典型就業的勞動力,這對勞工的勞動條件將會形成不利的衝擊;長期之後,是否會乾脆使用機器人或是外移,進一步限縮勞動機會,是另一個無法不思考的課題。

逼民眾放棄服務

2017年是台灣遽變的開始。在勞動新制以及其他各項規定之下,民眾不但要面對物價上漲,很可能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都會被迫調整。假日看病、半夜逛便利商店,乃至於大量外食的現象,恐怕都會逐漸改觀。

因為這些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服務或是活動,未來可能會消失或是變得太昂貴,以致於民眾只好放棄。

面對日常生活型態的改變,作為政府領導人,林全恐怕不能只用一句「這是必經的過程」帶過;即使要大家共體時艱,也要讓人民看到未來希望何在才行。英全政府是否已有一套安撫民心的策略與願景了呢?總不能只有「漲價、漲價再漲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