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宏科學獎紮根 雄中、建中雙抱金獎

林亭妤 2016/12/11 18:39 點閱 14516 次
第15屆旺宏科學獎金獎得主之一、建中學生蘇伯穎(左1)。(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第15屆旺宏科學獎金獎得主之一、建中學生蘇伯穎(左1)。(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被譽為「高中諾貝爾獎」的「旺宏科學獎」11日舉辦第15屆頒獎典禮,由雄中、建中兩名學生抱走金獎,各自獲得大學4年共40萬元的獎學金補助。科學獎召集人、交大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吳妍華講評說,2名獲獎的同學各自在數學及資訊方面有優秀表現,以雄中學生的研究為例,未來或可應用在高鐵劃位上。

高中的諾貝爾獎

由旺宏教育基金會舉辦的旺宏科學獎今年邁入第15年,吸引共超過14000名學生參賽、帶動了近300所學校推出7114件作品,還為所有獲獎的學生提供在科學界享譽盛名的當屆5位召委之大學入學聯名推薦信函,以及優渥的大學獎助學金,目地是鼓勵這些學生可以持續投入對科學研發的熱情,被譽為「高中的諾貝爾獎」。

旺宏電子暨旺宏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吳敏求11日在頒獎典禮上表示,這個獎項是為了更加推廣我國學生及政府對科普教育的重視,學生不一定要使用很貴的儀器或深奧的理論才能獲獎,而是要有一個能感動評審的創意點子。

金獎得主南北雙抱

金獎得主之一的雄中學生鄭天鈞,作品為數學領域的「格子點上選擇位置之性質研究」,想法來自一群陌生人坐在一排位置上時常不和他人比鄰而坐,對此現象建立一套數學模型,盼找出「在某種就坐方式中如何容納最多的人?」科學獎召集人、交大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吳妍華講評認為,這套模型未來或可應用在停車場停位、或是高鐵劃位上。

另一位金獎得主為建中學生蘇伯穎,自行編寫一套「筆跡晃動變形修正系統」的程式,改進智慧型手機的手寫筆跡問題,解決在不穩定因素下所產生的字跡變形,進而回推出正確字型。吳妍華認為,這套作品未來也有機會變成改善手機功能的APP。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出席頒獎典禮指出,旺宏科學獎不間斷推動科普教育,更難得的是連同指導老師也鼓勵,讓科普教育能真正從基層做起。他也強調,我國學生在數理方面的優異成績在全球有目共睹,可惜學生的理論基礎通常很強,但實驗性偏弱,因此,也盼107課綱可以推動「探究式教學」,培養我國明日科學之星。

暨南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則調侃說,15年來第一次看到有教育部的長官坐在台下,多一份對高中孩子科普教育的重視,感到非常開心,他本還打算要「訓勉」教育部幾句,「沒想到等我上台致詞時,長官已經走人了。」引得台下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