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受虐兒少 醫界籲高度警覺

林亭妤 2016/12/01 18:51 點閱 14351 次
醫師呼籲,看到身型較瘦小、態度冷漠或沒打預防針的孩童,應該合理懷疑是受虐兒少,向相關單位通報。圖為示意圖,非受虐兒少本人。(photo by 主辦單位提供)
醫師呼籲,看到身型較瘦小、態度冷漠或沒打預防針的孩童,應該合理懷疑是受虐兒少,向相關單位通報。圖為示意圖,非受虐兒少本人。(photo by 主辦單位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綜合報導】在國內,平均每10分鐘就有一位疑似受虐兒少的產生,且施虐者大都是兒少的主要照顧者(父母、保母、親戚)。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黃璟隆1日呼籲,若聽到任何孩童的哭鬧聲、或遇到看起來較瘦小、冷漠、沒打預防針的孩童,都應該懷疑是兒虐案件,盡早向相關單位通報。

衛福部1日舉辦「105年兒少保護小組品質成效獎」頒獎典禮指出, 104年度共通報有53860件兒少虐待案件,其中父母為施虐者的案件高達6成,顯現若受虐兒少未受到妥善照護,為人父母後很可能會轉變成為下一代的施虐者,導致嚴重社會問題,造成龐大的社會成本支出。

黃璟隆表示,在醫療機構設立「兒少保護小組」是第一線保護機制,但許多受虐兒其實就算被送到醫院,也無法清楚說明受傷原因,因此醫事人員的觀察力很重要,孩子是否有新舊傷痕同時存在、病史反覆無一致性等,都要高度懷疑是受虐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