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品會前會 只表決公聽會名稱

林佳楠 2016/12/01 15:14 點閱 15135 次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指出,受輻射污染的食品呈點狀分佈,因此不能只關注特定地區。(photo by 林佳楠 / 台灣醒報)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指出,受輻射污染的食品呈點狀分佈,因此不能只關注特定地區。(photo by 林佳楠 / 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佳楠台北報導】針對日本核災區食品輸台的問題,行政院1日召開12月公聽會前的「預備會議」,藍委王育敏否先質疑「日本食品輸台」的會議名稱有問題,獲得多數人支持,導致整場會議變成名稱討論大會。由於公民代表對於「是否開放」、「輸台」、地區範圍等定義多有異議,直到12點半後才表決出會議名稱訂為「日本核災後食品風險危害評估及管理暨茨城、櫪木、群馬、千葉食品開放與否公聽會」。

行政院1日舉行「日本食品輸台安全與風險討論」公聽會預備會議,由台灣動物研究學會執行長朱增宏擔任主持人,邀請與會的35位公民代表與35位官員討論前10場公聽會產生的五大爭點。會議一開始,藍天行動聯盟、台灣人民抗日協會、愛國同心會的代表便砲聲隆隆,質疑公聽會只是為蔡政府背書。

梳理五大爭點

「日本食品輸台」公民參與政策討論小組整理出的五大爭點包括:一、政府與民間對爭議政策實際內容的理解不同?二、政府要開放進口含輻射食品?三、進口日本食品與國際貿易談判有關?四、進口日本食品跟核電政策有關?五、政府對進口食品管制的方法與技術能為食安把關?

在朱增宏帶領大家逐一討論爭點之前,藍委王育敏搶先指出,「日本食品輸台」的名稱大有問題,因為民眾有疑慮的並非日本境內所有食品,而是核災區生產的食品,她說「主題不改,討論當然會失焦。」此觀點獲得在場公民代表的支持,因此名稱討論到11點多,才整理出6個表決選項。

加入地區與否有爭議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所提議的名稱「日本核災輻射污染食品風險(危害評估)及管理公聽會」獲得許多人支持。曾到日本實地檢測土壤輻射污染的他強調,輻射污染食品呈「點狀分佈」,所以大家不能只關注特定地區,而要全盤檢討「風險評估」的方式。

台北市議員陳明義提議稱為「日本核災地區茨城、櫪木、群馬、千葉輻射食品開放公聽會」。下半場會議宛如「拉票大會」;近12點時,朱增宏才開始用「排除法」刪去無人附議的提案。臉色凝重了一上午的他表示,「終於有進展了。」折衷眾多增修意見後,上午會議於12點40分左右暫告一段落,定案為「日本核災後食品風險危害評估及管理暨茨城、櫪木、群馬、千葉食品開放與否公聽會」。

後續問題多

會議原訂1點結束,但光是名稱就討論了這麼久,其他問題怎麼辦?主婦聯盟董事長賴曉芬受訪時表示,雖然很費時,但還是需要透過討論凝聚共識。但是她也強調,「食品安全」只是第一層問題,後面還有外交、貿易等層次的問題都需要加以討論,民眾的吸收程度也需要被考慮進去。

立委高金素梅進一步提出,行政院食安辦公司的成員應該要增加外交部、亞東關係協會的人員,尤其是主導會議談判的亞協會長邱義仁。她質疑,立法院國防及外交委員會一直要求邱義仁接受質詢,但他怎麼樣都不出現,「顯然在規避立法院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