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菜價才是合理菜價?( 李若松)

李若松 / 資深媒體工作者 2016/10/27 12:22 點閱 1749 次
每當颱風來時,量販賣場會釋出庫存的蔬果,如果蔬菜價格太高,消費者自然會轉購買其他食品暫代。(photo by 截圖自東森新聞)
每當颱風來時,量販賣場會釋出庫存的蔬果,如果蔬菜價格太高,消費者自然會轉購買其他食品暫代。(photo by 截圖自東森新聞)

油價、電價、菜價究竟該如何決定?台灣今年風災多,原本夏季就有半數蔬菜靠進口,新鮮蔬菜、水果價格該由誰決定?政府拚命去查果菜大盤、中盤、零售價格,其實只是違反市場機制、干擾市場秩序。

採訪消費新聞多年,最喜歡比價格,量販店、超市、便利商店促銷戰,在特定品牌的食品,如鮮奶、可樂、餅乾、衛生紙等,有固定的重量、容積,可以換算比較哪個賣場最便宜,像經過比價,超商瓶裝水可能比加油還貴,但從沒有人抗議瓶裝水貴,在外口渴時,非喝不可,且國產品牌會比進口品牌便宜。

在家樂福、大潤發、愛買、全聯等賣場,過去會掛出不同季節的蔬菜,消費者購買當季蔬菜自然比較「物廉價美」,每當颱風來時,量販賣場會釋出庫存的蔬果,但上架趕不上消費者搶購速度快,蔬果貨架經常一掃而空,如果蔬菜價格太高,消費者自然會轉購買其他食品暫代。

我對售價數字敏感,絕對不會將賣場上不同的葉菜比較,因為每把菜也許是300公克,也許是250公克,還有不同菜種、新鮮度與品質不同;只能介紹某賣場促銷蔬菜品項,可以確定颱風嚴重,就是買豆芽菜,不要奢望小白菜、空心菜,至於青葱更不要談了。

當國外原油上漲時,汽柴油飆漲時,政府何時到中油、台塑去查價?根莖蔬果可以進口,但政府應該多鼓勵農民種植葉菜,遇到重大天災,菜損價高,應該快速協助勘災與復耕,特別像溫室與網室的精緻農業,只要市場供給夠,自然能平抑菜價,畢竟葉菜類無法長期屯積,冷藏要成本,蔬菜越放、賣價越低。

農委會該負起調節全國蔬果產銷責任,然現在卻陷於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高階人士鬥爭,完全模糊了蔬菜供需的焦點,農政官員要搞清楚角色,不只是要供應全國廉價蔬果,更要保障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