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建議運動量不足 專家:要提高5倍

陳怡安 2016/08/10 17:06 點閱 9786 次
專家建議,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可以讓人更願意天天運動。(photo by wikimedia)
專家建議,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可以讓人更願意天天運動。(photo by wikimedia)

【台灣醒報記者陳怡安綜合報導】最新研究發現,世衛建議的每週運動量並不足以維持身體健康。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是每人每週的代謝當量須達到600單位,1單位的代謝當量代表每公斤體重每小時需消耗1大卡的熱量。但最新的研究顯示,要維持身體健康至少得達到3000至4000代謝當量,相當於每日的運動量必須快走150分鐘或跑步75分鐘才夠。

據英國「衛報」(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6/aug/09/whos-recommended-level-exercise-too-low-beat-disease-study)報導,專家分析1980至2016年的研究報告後發現,提高代謝當量明顯有助於降低罹患糖尿病與缺血性心臟疾病的風險。若每週達到600代謝當量,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平均僅降低2%,但若提高到每週600至3600代謝當量,降低的機率可提升至19%。

帶領研究的華盛頓大學教授Hmwe Kyu建議,要達到一週3000代謝當量的標準並不難,可以把各種不同的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像是每天固定爬樓梯10分鐘、掃地15分鐘、園藝20分鐘、跑步20分鐘、走路或騎腳踏車25分鐘即可達到標準。

「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會讓你更容易堅持下去。」英國糖尿病慈善基金會董事Simon O’Neill也建議,搭公車時可以提早2站下車,這樣就可以走路到目的地,或是去尋找自己喜歡的運動,如此一來運動就會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項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 http://www.bmj.com )》,作者表示,這項研究具有重大的公共意義,隨著人口高齡化,以及近20年來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死亡人口數不斷攀升,社會可以開始思考如何讓大眾願意天天做運動。

英國心血管專家Oliver Monfredi建議,可以由醫療保健專家、政治人物與慈善團體開始推廣天天運動的風氣,以減少這些疾病為整個社會帶來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