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暴露在環境賀爾蒙下,會危害生育能力。」環保署21日表示,塑化劑、金屬鉛、壬基酚等環境賀爾蒙,常隱藏在環境用藥、醫療器材、建材、玩具、農產品或酒類之中,民眾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接觸到,因此養成好習慣如:自備環保筷、勿購買來路不明產品等,遠離有害賀爾蒙,才能保護身體健康。
環境賀爾蒙又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質」,可以模擬體內賀爾蒙的作用並造成內分泌失調。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長袁紹英21日在「遠離環境賀爾蒙風險」記者會上表示,政府雖已成立跨部會推動小組管理環境賀爾蒙,但民眾仍要從「食衣住行育樂」六方面多關照自己。
「最要緊的是民眾應均衡多元飲食。小吃攤販常用塑膠袋裝盛滾燙的湯汁,而這些塑膠製品內含的塑化劑將隨著高溫暴露出來。」袁紹英認為,偶爾食用這些外食不至於對人體造成太大影響,但若是長期都這樣吃,就會將自身暴露在危險中,因此均衡多元飲食即「分散風險」,呼籲民眾不要經常外食。
在「衣」的方面,環保署毒物管理科長董曉音指出,民眾勿購買「夜市牌」的來路不明清潔劑用品,因為很可能是工業用清潔劑。袁紹英則說,有些廠商為了讓新衣服看起來鮮豔一點,會違法添加需零檢出的有害原料壬基酚,因此民眾將新衣服穿在身上之前,一定要用清水清洗過一遍,特別是嬰幼兒。
「地毯就算主打用天然材質織成,但民眾還是盡量少使用。」袁紹英建議,亞熱帶地區由於潮濕多雨,鋪上地毯易孳生黴菌、塵螨,因此不鼓勵民眾使用。
「玩具應選購具國家標準檢驗(CNS)合格者、農產品建議優先選購具優良農產品標章(CAS)、產銷履歷標章(TAP)者。」董曉音強調,國家把關認證的產品就代表民眾使用後能暴露在最低風險下,環境賀爾蒙風險無處不在,民眾能做的就是將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