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通膨 台灣經濟才能保1 ( 林建山)

林建山 / 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2016/05/19 18:38 點閱 1652 次
通貨膨脹率長期偏低,以致成為今天台灣失去振作復甦動能的關鍵變數。(photo by 網路截圖)
通貨膨脹率長期偏低,以致成為今天台灣失去振作復甦動能的關鍵變數。(photo by 網路截圖)

台灣經濟2016年保1失敗似成定局,正引起國內外普遍正視。

曾經擔任過主計長、財政部長的閣揆林全,日昨根據他所取得的資訊數據,先為自己的就職上任,打了一劑預防針,直言2016年台灣經濟勢必無法保1,在全年GDP成長率只能達成0.84%的情況,整個國家經濟前景,應該不太樂觀。

【歷年經濟政策所致】
仔細究索一下,2016年台灣經濟GDP成長無法保1,是因為作為一個典型小規模「外需導向型」經濟體,在面對全球大環境供需景氣普遍性遲滯放緩的挑戰情勢下,是非常必然的結果。

自李扁政權將自由開放的台灣經濟社會,改採「戒急用忍」至「鎖國自閉」政策以來,國內投資、消費及對外貿易齊聲不振,並且輒見巨幅負數成長局面,是乃埋下今天台灣GDP無法有力向上提升的最主要肇致原因。

面對當前窘境,除非520小英登基掌政後的2016下半年,提得出對內投資、國民消費及對外貿易方面,各有高度積極的突破性躍升增進措施作為,否則,可以明確推斷,直到2018年之前,台灣GDP成長,恐怕都難有突如其來太過樂觀的前景可期。而2017年,即使有機會保1,但必然還得為保2大奮戰。

而在GDP成長保1不成情況下,最有可能遭遇到收入銳減挑戰的,應該是「非中產階級」之一般所謂「弱勢族群」的個體戶、自營作業者、農民、微型中小企業、小販攤商等,其情形就像1973年及1979年兩次能源危機衝擊一樣。

【就業機會銳減】
然則,這種保1失敗,所可能肇致這些弱勢的企業經營不善或停業倒閉情況,最可能引申相當大量「低階勞動力」與「邊際勞動力」的就業機會銳減,以及失業率提升,值得英全執政團隊之預為防範。

事實上,就在林全「打預防針式發言」以來這些天,既有諸多普羅大眾開始大擔憂「薪水縮水」、「購買力不值錢」等問題,甚至因為這樣子的擔心,以致大力要求「政府必須出面壓低物價」、「讓小老百姓生活在經濟萎縮時還能夠過得去」這樣子的思維與論述,事實上既不合基本經濟理則的因果關聯,也早已與當下台灣經濟情境現實政策需求,完全扞格不入。

【適度通膨是必要之惡】
過去這20幾年,就是在政府財稅政策及金融政策上,過度壓抑物價,並使通貨膨脹率長期偏低,以致成為今天台灣失去振作復甦動能的關鍵變數。而這也正是,為何先進經濟社會會在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後,積極推動採取共識行動,促使所有同儕國家政府,能夠協力拉抬各國物價,務使各該國家通貨膨脹率至少要超過2%以上的根本理由。

當一個社會不能接受適度水準以上通貨膨脹率的「必要之惡」,則其經濟社會再起復甦,回復活力繁榮的可能率,必將趨近於零。而這樣子的理則運作,豈不正好是台灣現況情境之所最必要嗎?

讓物價「有感向上漲一漲」,台灣內需市場才有再現活絡的可能,台灣經濟GDP成長率才有再恢復保三以上的可能;也就是說,唯有全體老百姓犧牲眼前小確幸,才有謀得台灣經濟社會未來長期大幸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