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搶工作 導致美國選民更趨兩極? (20160426 紐約時報)

邱慕天 2016/04/26 18:54 點閱 980 次

《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不敵亞洲廉價生產的貨品傾銷,美國阿拉巴馬州的特蘭鎮處處是廢棄的工廠。鎮上43歲的蓉達‧休斯是川普的狂烈支持者,但她72歲母親不遑多讓的政治熱情,力挺的卻是桑德斯。

《紐時》引述4位一線經濟學者的統計研究;他們用2002年至2010年間參眾議員選舉投票的政治光譜變化,與各選區的失業率和經濟成長指數作大數據比對,果然發現:市場經濟遭受自由貿易衝擊最嚴重的地區,選民轉向支持極右與極左的比例最為顯著。

這4位學者是麻省理工的大衛‧奧托、蘇黎世大學的大衛‧多恩、加州聖地牙哥大學的戈登‧漢森、瑞典隆德大學的卡韋赫‧馬吉雷西。漢森指出,他們的研究不只呈現關連性,還能解釋因果性。

選區包含特蘭鎮的帕克‧格里菲斯的親身經歷亦指出,為了在當地勝選,他曾在2009年從民主黨轉型為「溫和共和黨」,卻依然在隔年敗給了比他光譜更右的對手,因為這裡的失業勞工都認為「墨西哥人、非法移民、歐巴馬」害慘了他們的經濟。2014年,特蘭的國際造紙廠轟然倒閉,千人失業。

20世紀下半葉工業化的南方,在農場差事中勞苦功高的阿拉巴馬人好不容易有些能躋身中產階層;在田納西流域水壩供應的便宜電力庇蔭下,那些穿著工服挽起袖子的工人,在工會強勢的廠房拿上20美元時薪。但這一切都在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WTO)後被徹底摧毀。他們怎能不怨?
http://www.nytimes.com/2016/04/26/business/economy/where-jobs-are-squeezed-by-chinese-trade-voters-seek-extrem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