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社會談「操弄」是很弔詭的,既然沒有什麼統一的價值標準,誰能把事情搞大誰就厲害,沒有什麼對與錯的問題。
美國前CBS著名的調查記者Sharyl,最近在TEDx上有場精彩演講,講題是「假草皮與操控媒體訊息」。我相信,Sharyl所說的不只適用在藥廠這樣的利益團體,希望更多民眾來使用他們所開發的新藥,還包括任何市場上的有形產品,或是政治市場(market of idea)上的無形產品,意圖擄獲一整個世代的大腦。
【從眾效應影響大】
這一切都起源於個人在群眾中的「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或是人類行為的「羊群效應」(Sheep Flock Effect),在後現代相對主義的虛無當中被無限放大,政治意識與流行意識很早就跨界支援了,網路讓個人腦中的真實世界,更容易受外界影響。
因此,這是一個嘴上談「真相」、「真理」、「公義」,但卻最不想將這些複雜的概念,依照它本身的邏輯去真正弄清楚的年代;反而,為了自己的利益或定見,可以在網路上發動一個假草根運動,最後變成真的社會風潮,置入行銷來攻擊殲滅異議,人為發動的「沉默螺旋」效應。
我在政策分析課上,放「奇蹟背後:RCA工殤」的公共電視影集給同學看,看完之後請大家討論,同學認為那是台灣過去追求經濟發展的悲劇,但我反問,現在的台灣有比較好嗎?竹科有比RCA好嗎?感覺同學想說「Yes」,但看我表情嚴肅就都吞了回去。
課後看見這TEDx的影片,思考「現代的高科技工業比較不污染環境」這個沒有經過檢測的概念,到底是從哪裡跑到我們腦中來的?台灣高科技廠房的明亮與乾淨?高科技廠商大量資助公益活動、塑造良善形象?還是多年經濟發展救台灣的宣傳成功?
【草根運動易受偏差誘導】
草根運動(grassroot movement)是民主政治天然的正當性來源,民眾自發是政治語言中最無罪的顛覆權威說詞,只不過這些概念在網路時代到底是越「遠離操弄」(free from manipulation)?還是更易受利益團體「偏差動員」(
mobilization of bias)的影響?
更重要的,網路到底能否產生「真草根運動」?什麼才是真草根運動?陸軍下士洪仲丘虐死案發起社會運動的公民聯盟1985,雖然發起人們對外極力低調,意圖重製「V怪客」電影中「無臉群眾」(faceless crowd)的反動正當性,點火的過程沒有「操弄」嗎?
然而,在多元社會談「操弄」是很弔詭的,既然沒有什麼統一的價值標準,誰能把事情搞大誰就厲害,沒有什麼對錯的問題;但是,操弄仍然可以從下面三點社會對話的過程中,看見發言者是否越界了,想贏得論戰勝過論戰本身的民主審議價值,比方說:
【舌尖民主小心為妙】
1. 張冠李戴:操弄與「假」資訊有關,比方說,將不是二二八的照片貼上二二八的新聞,博取激情或收視率;
封口異議:發現不合自己口味、可能破壞自己論述基礎的言論,向Wiki或FB檢舉封口,想閹割網民公斷的機會;
利益衝突:拿人手軟或是黨派利益的考量下,在網路上吹捧或攻擊3C產品、旅店餐廳、藥品療效、以及政治人物。
假的草根運動真的起來嗎?當然,如果假的東西社會大眾都不當真的話,就沒有什麼好擔心了,只不過網路時代舌尖上的民主,大家還是小心為妙,畢竟,「網路識讀」(internet literacy)是進入未來世界的基本知識敲門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