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症迷思:不是不專心 而是太專心

黃譯萱 2015/12/17 18:21 點閱 8095 次
專家指出,「無法專心」是大眾普遍對過動兒的誤解,他們其實是協調多重訊息的能力出問題。(photo by John Morga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專家指出,「無法專心」是大眾普遍對過動兒的誤解,他們其實是協調多重訊息的能力出問題。(photo by John Morga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黃譯萱綜合報導】過動症其實不是注意力不夠,而是太專注!過動兒常常被誤會無法專心,但專家指出,過動兒其實是協調能力較不足,無法判斷外界訊息的優先順序,也因此常常太專注於某項活動,根本聽不見別人給他的指示。

好動是過動兒常見的印象,也因此常被誤會為專注力不足,但《Psych Central》刊載文章指出,過動兒其實不是不專心,反而有時候會太專心,當外界想和他溝通時,他反而很難轉移注意力。

行為發展學家專家馬克‧柏廷指出,過動兒其實是協調能力出問題,「尤其外界要求增多時,他會很難判斷哪個訊息較為重要,進而引發焦躁、坐立不安和過動的行為。」

此外,過動症患者通常也有較差的「工作記憶」,也因此他們難以儲存複雜大量的訊息,並適當地做出反應。另外,他們的時間感也較差,無法像一般人一樣預估某樣工作需要多少時間,因此要完成一項活動往往得花上比一般人更多的時間。

不過,柏廷也呼籲過動兒家長們不要太過悲觀,他強調,正確地了解過動症原因是第一步,「日後才能按照這些缺陷,發展出相對應的教育和溝通模式,幫助過動兒慢慢學會如何和外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