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催發霍亂潮 衛生改善很迫切

蔡子岳 2015/11/18 19:15 點閱 4921 次
霍亂透過早期支持性療法治癒率極高。(photo by Wikipedia)
霍亂透過早期支持性療法治癒率極高。(photo by Wikipedia)

【台灣醒報記者蔡子岳綜合報導】公共衛生危機恐使難民處境雪上加霜。自9月份以來,伊拉克霍亂病例已超過2千例、6例死亡,而年初至今,敘利亞境內的聯合國醫療報告中記錄的下痢病例數高達10萬人以上,霍亂確診數難計,且伊拉克主要河流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皆遭弧菌污染,下游的科威特與巴林恐遭波及。

10月底敘利亞阿勒坡市出現首宗霍亂死亡病例,依傳染病學研究,霍亂流行時最多只有30%病例能被診斷出,病菌藉著病人的排遺或帶弧菌的水源,快速散佈。雪上加霜的是,今年夏季有史以來最強聖嬰現象所導致的乾旱,北伊拉克曾飆至近46度高溫,是戰火之外促使霍亂猖獗的另外因素。

霍亂病人必須立即隔離,難民營中臨時搭建的居處、或暫時棲身的貧民窟都缺乏隔離空間和足夠乾淨飲水。世衛組織(WHO)早在2月份時已發出警告,霍亂可能從北伊拉克爆發,向敘利亞、土耳其蔓延,同時也警告,一旦難民營內有病例爆發,疫情失控的恐怖情緒將造成本已脆弱的秩序崩潰瓦解。

因戰火,黎巴嫩今年曾長達4個月無法處理垃圾,境內收容的180萬名難民,已經超過黎巴嫩人口1/5,當地醫療資源瀕臨匱竭;而與敘利亞相鄰的土耳其則在國境線實施檢疫,迄今幸無病情傳出;希臘疾管局也在難民主要登陸點Kos島嚴密消毒,儘管尚無病例,但希臘當局也警告國民必須嚴格遵守衛生守則。

世衛組織於11月啟動25萬5千人疫苗注射計畫,但疫苗生效需要2劑,並間隔1週,因此2劑之間的空檔仍是危險期。世衛組織也指出目前困境是,伊拉克北部醫療系統已經崩潰,51萬劑疫苗的重點施打區域並不容易判斷。

據世衛組織統計,今年東非與中東區是自1997年後第2度發生霍亂爆發,2度爆發的背景因素皆是在聖嬰現象下出現的嚴重乾旱,加上飲水衛生失控下發生傳染,路線也類似,皆由東南非洲啟始,經莫三比克、坦尚尼亞、南蘇丹等東非國家,跨過紅海進入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