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來時路 葉部長自認辭職有價值-專訪前交通部部長葉匡時(20151101 醒報人物現場)

醒報編輯部 2015/11/16 13:44 點閱 1522 次

20151101醒報人物專訪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葉匡時(前交通部部長)
整理:許瑋哲、鄭羿菲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今天很難得邀請到前交通部長葉匡時教授,葉教授除了長期跟企業界合作外,大家對他印象比較深刻的,應該是他在馬英九總統任內,歷經5位行政院長內閣的更換,從擔任交通部政務次長到交通部部長的職務。而目前他是政治大學科技管理及智慧財產所的教授,葉教授在各領域上的涉獵都很豐富。

不過,葉教授最近經歷到黨政方面的紛擾,從交通部長下台後,經歷了幫柱柱姐助選總統,到現在回歸到校園,請部長談一下這段的心路歷程。

【人沒有時間後悔】
葉匡時:其實當初幫柱柱姐競選是一個很單純的想法,她是當時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所以我有義務幫她助選,事情就是這麼單純,不過在後來的形勢變化之後,我就沒有再前往幫忙了。

很多人後續也不斷的問我,沒事為何去淌這個渾水?不過我自己的人生態度就是,凡事往前看,事情過去就讓它過去,人是沒有時間後悔的,因為後悔沒有意義。永遠都往前看,把過去的經驗當成一種正念,讓它成為對未來有幫助的經驗,因為不管是痛苦、快樂還是難過,都能夠轉換成往後成長的智慧。

問:一般民眾可能無法想像,一個人擔任過大學教授,又有政務及黨政的經驗,葉教授來談論一下這之間的角色轉換,是不適擔任大學教授最單純?

葉匡時:教書是學術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熱情面對學生。教授要準備教學內容及做研究,感覺比較像是自己當老闆,擁有比較大的控制權。而在政府,在交通部服務來說,內容是比較專業的。

嚴格來說,政府的部位政治性比較高,帶有一點政治意味,比方說教育部及內政部,而剛剛說道交通部是帶有點專業成分,雖然也是要應付一些民意及地方代表的壓力,但大致來說還是以專業的知識來做事。

【做事需要熱情】
當政府官員需要一種元素,那就是服務大眾的熱情,你可能會面臨管理的範圍很大,且同時會有很多不同利益的糾纏,你會受很多的監督及利益影響,導致你的自主權有限,能夠讓你決定的空間不大。有很多決策都是在妥協中做出來,可能你覺得這不是最好的決策,但是可能是大家最能夠接受的決策。

以我在企業界的經驗,我覺得比政治界單純許多,它就是想辦法賺錢,所以目標是很明確的,但是政治往往是不夠明確的。以ETC來說,交通部在剛開始推動時被罵得狗血淋頭,但現在大家都用得很開心,有些政策可能剛開始會被罵,但是後來反而是對民眾有利的,所以這之間的權衡怎麼去做這個決定,這是我在政務官得到的經驗。

而在黨內,我在國民黨智庫當永續組的召集人,還有短短的一段時間幫柱姐助選,我覺得政治的問題比較無關專業性,因為政治有太多利益上的考量,像我這個相對單純的人就比較不適合。我覺得我是個比較正直的人,所以比較不適合政治。

問:剛剛葉教授說的非常有趣,一個教授、政務官然後又有企業的經驗,更有黨務的經驗。不過在您提到有很多的挑戰跟條件中,感覺黨務的經驗對您來說最痛苦,也最不合乎您的性格?

【無愧人民期待】
葉匡時:對!那段時間最不合乎我的個性,我覺得在交通部跟在學校都是我滿喜歡的,不過我還是強調熱情,我覺得做事絕對要有熱情。基本上我對人是很熱情的,我喜歡幫助人,在學校裡學生就是我的朋友。在企業界,雖然說要賺錢,但你還是要跟客戶及同事互動,在交通部要跟很多的民代互動,我覺得都非常有趣。

問:所以葉教授在交通部長的任內應該是您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時間。不過,您覺得您在擔任交通部長任內有沒有幫國家做一點事?

葉匡時:在我擔任交通部長任內,我認定我是對得起民眾的囑託,像是桃園機場從一個殘破的老機場轉型的相當不錯,比方說航港局成立及五楊高架的完工等。

問:您2008到2014共7年的時間擔任交通政務官,7年來台灣一些交通政策引發爭議,如ETC及高鐵,後來更因為高鐵的事件而離開交通部長職責,7年來部長任內會有一些好的政績,但也有一些事情總是順了姑情逆了嫂意,不見得能夠都給滿分,甚至到現在還存在批評。我們先來聊7年來您覺得對國家來說做得不錯的政績,您是否能分享一些港務局的整合?

【國營事業民營化】
葉匡時:本來台灣有4個港務局,屬於國企合一,在政務次長時我推動國企分離成功,另外成立一個航港局,將港務營運的單位整合成一間公司,這也是我國交通史上的里程碑。剛剛有說到在我任內完成的重大建設,當然不是說只有我的功勞,還包括很多交通部前任及現任同仁的努力,像剛剛聊的五楊高架段、花東鐵路電氣化完成及ETC的推動等。

而我覺得任內自豪的就是交通部很多國營事業及泛公股事業中,能積極與大膽地引用外部專業人才替國企服務,比方說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我相信一般政府官員找外部專業經理人來擔任國營事業或準公營事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方面,沒有這麼積極的去做。

另外我覺得自豪的是,積極地推動交通公共建設場所美學,如機場及車站的公共美學,我覺得公共場所機場及車站能夠反應出我國的文化水平,所以我們把這些公共場所裝設的美一點,讓民眾可以在裡面自然的提升一些美的感官。

問:這點我需要質疑一下,最近到花蓮旅行,看見光復站在做整修,但讓人覺得有點遺憾,我們對於古老鐵路有很多美好的回憶及一些傳統的感覺,但全都成為科技化長得一模一樣的建築,能否在車站保留一個空間展示過去美好的影像或紀錄影片?讓民眾可以發思古之幽情。

【公共場所推廣美學】
葉匡時:鐵路局其實是有在做這些規劃,像花東鐵路共有26個車站更新,每一個站都配合當地風景文化特色做些不一樣的建設。而是不是在每個車站陳設過去的影像或紀錄影片,我認為這個建議也不錯,可以反映給鐵路局參考。

問:那次到光復站一看,讓人感覺民眾可能曾在某個車站約會的古老鐵路記憶都沒有了。

葉匡時:這個建議很好,我覺得可以反映給鐵路局參考。所以我覺得在公共美學的推動也是一個創新的創作,但大概來說很多工作都是大家一起推動及努力,做一個部會的首長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同仁們能夠很有士氣及向心力的認真負責,我也常鼓勵同仁要做個有尊嚴的公務員。

問:但您也因為高鐵的事件而辭職,不是把您自己好不容易建造起來的團隊都撇下嗎?

【辭職但很有價值】
葉匡時:我認為不會!因為後來接任交通部長的陳建宇人也非常好。而高鐵這件事因為我及前高鐵董事長范志強同時辭職,才引起社會更多重視及討論。也因為離開交通部,說話比較方便,就能到處接受媒體的訪問。新的會期立法院就能很快地得到各方意見通過高鐵財改案。如果當時沒辭職,說不定高鐵財改案到現在還無法通過,我認為這樣的辭職是很值得的。

問:最近高鐵票價也要降價了。

葉匡時:是的!降一成票價是我們原本的承諾。

問:針對部長因為高鐵事件辭職,到底是要解決高鐵這件事還是讓部長繼續做,民眾也感到兩難。是否談一下若您還繼續擔任交通部長,還有那些未完成的志業,或期待現任交通部長完成及努力那些事?

【推動更多公共運輸】
葉匡時:我不太方便去評論個別的交通政策,但個人覺得我們的交通發展應該特別強化公共運輸,對於公共運輸的投資應該再增加,包括鐵路、公路客運或捷運等。我很高興看到行政院長毛治國已經拍板定案在10年內投入5千億元的「鐵路復興計畫」。

我覺得這非常重要,因為現在鐵路的容量已經太小了,怎麼樣能有更好的火車,及火車運輸更準時,讓民眾能夠長途旅行時搭高鐵或鐵路,多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對環境與生態也較好。另外包括市區內的公車或長途公車,及台北市的YouBike這些公共運輸,我認為都需要加強力道做得更理想,讓台灣成為一個低碳生活的國家。

問:公共運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就是取得土地。因為交通到哪產業就到哪,大眾運輸若越方便,在房地產及城鄉差距也可以拉近,我想這也是未來長期的目標。

我們回顧過去7年,葉匡時在政府機關的工作,在台灣交通建設上,也算是造福全民。雖然也有一些爭議讓大家不能全面滿意,但做官大概都是這樣,在台上被大家罵得灰頭土臉,可能歷史評價需要經過很多年才能看的出結論,包括當初高速公路的收費員,或是ETC及高鐵經營問題。

但您也做了很多事,只是一般媒體不去看部長任內的五楊高架、東部鐵路電氣化、桃園機場及港務局整合等政績,但這些都沒有一個很公平的評價。您要不要談談您的人生觀如何面對這些?

【悲觀轉化成樂觀】
葉匡時:第一個是,我們永遠要很積極與正面的看待你的未來、自己的人生及周遭的事情,我不喜歡用負面的感覺去看事情,即使你碰到一些不好或不幸的事,你都能夠把悲觀化成樂觀來處理。

第二個我很堅信及希望自己能夠做到,無論到哪去那塊地方都會因為我的存在而變得更好。譬如我在中山大學,很努力地讓中山大學變得更好,我在交通部時,就讓交通部變得更好。基本上我希望無論哪個地方,因為我個人的存在而變得更好,來凸顯我的價值。

另外我認為,我自己是往前看的人,所以我也不會活在後悔與懊惱中,積極正面的往前看。另外我也擁有熱情,希望整個社會因為我的存在變得更好。

問:可是部長有沒有覺得,這個社會有很多力量把我們往下拉?比如說您也遇到許多立法委員、民間的聲音及網路輿論罵你,包括你為柱柱姊競選也搞得灰頭土臉,這些事也會讓您很多時候很沮喪吧?

【批評不會讓人更好】
葉匡時:難免多少有一點沮喪。可是只要稍微沮喪,我就會告訴自己,不能夠輕易被別人打倒。像我在政府服務那幾年,每次名嘴或立委罵我,我都告訴我自己,我才不會這樣就被你打倒,我一定要證明給你們看我是打不倒的。

問:所以這樣的正面態度其實是要傳染給我們聽眾朋友的,真的太多人會把我們往下扯。

葉匡時:對!台灣社會負面的能量太強,民眾天天都在批評別人,也常常有人在臉書上羞辱我,可是我盡可能的心平氣和回復他們,希望能透過一點一滴的方式,讓人們能夠變得往正面方向去思考。

我只能說台灣10到20年來,有太多的電視名嘴及政客,為了個人利益,極盡能事的醜化別人,我認為這是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也不能代表真正純樸台灣人民的想法。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也就罷了,也會汙染台灣其他人民想將負面風氣逆轉的期望。

問:您過去是政治系畢業,後來念了公共行政及組織管理,教學生的是企業管理,而現在教的是科技管理及智慧財產,個人閱歷十分豐富。您要不要談一下企業管理中一些基本觀念?

【領導是鼓勵】
葉匡時:管理其實有很多都是常識,問題在能不能落實?比方說我們剛剛提到正向思考,在公司管理及領導方面,有的主管老是用批評別人來領導部屬,有的人則善於鼓勵部屬,我認為我們需要盡可能用正面鼓勵的方式讓我們的部屬與同仁能自動自發地做事。

這與台灣社會也是一樣,如果民眾及媒體多一點正向鼓勵官員,我認為官員會做得更好,會更積極、樂觀的為人民服務。但是因為民眾天天罵官員,所以首長也天天罵部屬,變成每個官員都很負面不敢做事,成了不做事就不會錯的態度。

企業管理也是這個道理,重要的是如何在領導上,多談領導少談管理。領導是一種鼓勵與激勵,而管理常常是一種控制的概念,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多一點鼓勵,企業及政府會做得更好。

而管理談到最後,都是一種自我管理,任何人談到管理,到最後都需要認清楚自己是什麼個性、長處及短處。常常看到許多人擔任很高的職位,但錯誤的決策都是自己沒做好自我管理所犯的錯誤。

問:所以管理就是管理自己,管理別人就是管理自己。最後,您要不要談談您現在跑回去教書的心情?

【在教書中學習】
葉匡時:老實說,現在到學校教書其實很徬徨,過去7年世界科技的變化太過巨大,特別是移動互聯網,使得企業的創業、經營、成長及管理的方式都發生巨大的改變。我覺得在新一波移動互聯網下的各種企業,我不夠熟悉與了解,所以我現在教書其實很焦慮,我覺得現在需要的是努力地學習移動互聯網下的企業型態。

透過教書就是一種學習,不過每一次教書我都喜歡教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用一些新的教材,因為在教學相長下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人生最好的安排】
問:最後您要不要跟我們的觀眾談談人生要怎麼往前走?

葉匡時:我覺得要想到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事實上都是上帝所安排最好的情況。要時常的去想,現在是上帝安排的最好選擇,這是我一直這樣相信的。

問:就是認識現在,面對未來?

葉匡時: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