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軍政府發行數億美元債券違約,可能遭到美國避險基金提出告訴要求還款。(photo by Greg Ma on Wikimedia)](/system/assets/images/000/022/535/big/%E7%A7%98%E9%AD%AF%E5%89%8D%E6%9C%9D%E6%94%BF%E5%BA%9C%E5%82%B5%E5%88%B8%E9%81%95%E7%B4%84_%E7%BE%8E%E5%9F%BA%E9%87%91%E6%93%AC%E6%8F%90%E5%91%8A.jpg?1444552713)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秘魯政府將因債券違約吃上官司。秘魯前軍政府曾對外發行高達51億美元債券,但在1980年代卻未履行義務導致違約。受害的美國避險基金揚言訴諸法律。但訴求減緩第三世界國家債務的民間組織則批評該公司的做法是一種「掠奪」。阿根廷在2005年也爆發債券違約,與美國2家避險基金纏訟多年。
秘魯軍政府1968~1980年為徵收數百萬公頃土地發行51億美元債券,但在1980年代左右,未依規定履行支付義務導致債券違約。美國避險基金公司Gramercy在2008年以折扣方式取得秘魯違約債券,希望能兌現債務所有金額藉此獲利。目前該公司打算循兩國在2009年簽訂商業條約所建立的仲裁體系,向秘魯提出訴訟。
但避險基金低價購買違約債券,藉此獲利已時有所聞,因此其作法又被稱為「禿鷹基金」。對此,秘魯財政部長阿隆索‧賽古拉表示,反對任何團體在國外控告該國的行為。長期倡導減免第三世界國家債務的禧年美國網絡則揚言反制該避險基金,但也對秘魯政府的做法表示無法苟同。
該組織表示,秘魯已提出部分還款計畫,但仍遭到威脅控告。該機構主管萊凱伯特指出,「美國避險基金竟是趁著企圖打擊這種掠奪性行為的全球會議召開之際提出,實在相當諷刺。」秘魯近日內將召開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年會。
此外,仍持有違約債券的秘魯人則打算在IMF年會場外發動和平抗議行動表達訴求,但遭到秘魯政府否決。違約債權持有者透過聲明表示,希望秘魯能履行法律、財務與道德義務。秘魯過去曾因經濟成長獲得國際金融政策制定者肯定,因此,一度被譽為「秘魯奇蹟」。
日前美國2家避險基金也曾在紐約法院控告阿根廷政府債券違約,隨後法院即判決阿國積欠債權人70億美元並凍結阿根廷其他債務還款,由於阿根廷不接受法院判決且拒絕還款,因此,在去年又再度出現違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