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否從這次事件中脫身,直接影響美軍在他國領土的軍事行動。(photo by Wikimedia)](/system/assets/images/000/022/519/big/2_%E7%BE%8E%E5%9C%8B%E8%83%BD%E5%90%A6%E5%BE%9E%E9%80%99%E6%AC%A1%E4%BA%8B%E4%BB%B6%E4%B8%AD%E8%84%AB%E8%BA%AB%EF%BC%8C%E7%9B%B4%E6%8E%A5%E5%BD%B1%E9%9F%BF%E7%BE%8E%E8%BB%8D%E5%9C%A8%E4%BB%96%E5%9C%8B%E9%A0%98%E5%9C%9F%E7%9A%84%E8%BB%8D%E4%BA%8B%E8%A1%8C%E5%8B%95%E3%80%82%28photo_by_Wikimedia%29_%E4%B8%8A%E7%A8%BF%E7%94%A8.jpg?1444304295)
無國界醫生(MSF)在阿富汗北部的昆杜茲(Kunduz)醫院遭美軍轟炸,造成22名醫療志工及病患死亡。美國軍方始終含糊其詞,並試圖將任推給阿富汗政府, MSF和聯合國書長潘基文強烈譴責,並要求調查美軍的戰爭罪行。美國能否從這次事件中脫身,直接影響美軍在他國領土的軍事行動。
從華府的角度,歐巴馬雖正式對空襲醫院造成的傷亡道歉,但面對戰爭罪的指控,對歐巴馬是不可承受之重。但更重要的是,一旦戰爭罪成立,不僅是涉案者被追訴/審判,更衝擊美國的全球戰略佈署和用兵。
【華府不願承擔風險】
MSF要訴追美軍觸犯戰爭罪的管道,包括聯合國國際法庭(ICJ)和國際刑事法院(ICC)。
前者依據聯合國憲章成立,不具有司法管轄權,所有協議、決議也不具有司法約束力,要由ICJ發動調查、訴追和審理,還必須獲得聯合國大會的同意授權;後者則根據《羅馬規約》設立,具有司法管轄權和約束力,儘管這種約束力和管轄權要受當事國國內法的制約,但理論上,仍具有高於國內法的地位,一旦成為批准國,就必須遵守規約。
美國雖在柯林頓總統任內簽署《羅馬規約》,但在國會批准前,小布希取消簽署,主要的考量還是在管轄權的問題上。ICC行使的雖是補充性管轄,但華府不願意面臨被干預的風險。
【MSF堅持獨立調查】
何況,《規約》還有國家元首不豁免的條款,一旦正式批准,成為ICC的會員國,以美國駐兵海外介入多國戰爭或是與當事國協同作戰,很容易被告上ICC,屆時,美國總統就會成為被追訴的對象。
《羅馬規約》與ICC的成立旨在管轄各國種族滅絕、危害人類、戰爭與侵略罪,無疑是對美國單邊主義的挑戰。反美國派人士可利用ICC對美國的軍事行動採取法律途徑,導致美國因此受審,美國則希望《羅馬規約》能另定排除條款。
最後採折衷方案,即國際管轄之行使,只有在國家管轄權無法針對國際犯罪追訴時才可行使,美國無法接受而未簽署,使《羅馬規約》一公布即面臨嚴厲挑戰。
MSF要獨立調查,必然會面臨來自美國和阿富汗政府的技術性干擾,本案關鍵就在於塔利班是否利用醫院向美、阿聯軍開火,以及美軍在空襲前是否有先通知醫院,否則,就很難定罪。MSF為戰地醫護人員、醫療志工和病患的安全,堅持獨立調查的正當性,卻無庸置疑。
美國受昆杜茲醫院空襲事件的影響,未來美國境外用兵將會更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