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棒才有槌 解開甲龍尾槌之謎

鄭宇晴 2015/09/01 20:10 點閱 15484 次
白堊紀早期的甲龍科尾巴已愈來愈堅硬,且脊椎骨已有癒合跡象。到了白堊紀晚期,甲龍尾巴末端才出現槌子。(photo by Sydney Mohr on EurekAlert!)
白堊紀早期的甲龍科尾巴已愈來愈堅硬,且脊椎骨已有癒合跡象。到了白堊紀晚期,甲龍尾巴末端才出現槌子。(photo by Sydney Mohr on EurekAlert!)

【台灣醒報記者鄭宇晴綜合報導】生活在6千多萬年前的甲龍,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尾巴末端的「棒槌」!美國最新研究比對數種不同年代的甲龍科化石,發現甲龍是先發展出尾巴末段堅硬的「棒子」,再發展出尾巴末端的球型「槌子」,作為同類間的打鬥或抵抗掠食者的武器。專家表示,「甲龍的尾槌可對敵人的骨頭造成重擊。」

甲龍(ankylosaurid)恐龍生活在約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他們身上的裝甲,以及由脊椎骨腫脹、癒合而成的尾巴棒槌。

根據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發表在《解剖學期刊》的研究,研究員為了解甲龍尾巴的演化過程,比較了生活在1億2200萬年前白堊紀早期的遼寧龍、9千萬年前的戈壁龍及7500萬年前的繪龍等早期甲龍科化石的尾巴硬度及尾槌重量。

結果發現,白堊紀早期的甲龍科尾巴已愈來愈堅硬,且脊椎骨已有癒合跡象。到了白堊紀晚期,甲龍尾巴末端才出現槌子。

「若沒有堅硬的尾巴棒子,甲龍沒有力氣支撐甚至揮舞沉重的尾槌,容易造成肌肉傷害或椎骨脫臼。」北卡羅萊納州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維多利亞‧阿柏兒表示,「化石證據顯示,甲龍的尾巴從白堊紀早期至晚期逐漸變硬,形成有利於槌子存在的結構後,槌子才慢慢變大增重,成為有利的禦敵武器。」

甲龍身長約8到9公尺,體重超過6,000公斤,小型的牙齒呈樹葉狀,適合切碎植物,喜歡吃蕨類、蘇鐵及被子植物等。由於分布在頸部、背部及臀部的鱗甲十分重量,甲龍最高移動時速小於每小時10公里,動作十分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