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台北也有了「蜜蜂的童話」(楊泰興)

楊泰興 / 文字工作者 2015/05/03 16:36 點閱 2441 次

「嗡嗡嗡,嗡嗡嗡」─看到這個開頭,你或許會以為我寫的是當紅的柯文哲,不然,這次要談的其實是近期熱門新聞:「W飯店即將與心路基金會合作城市養蜂計畫」,此後台北這座水泥叢林,忽見蜜蜂嗡嗡穿梭其間將不是夢想。

這樣的城市養蜂計畫聽來新鮮,但1985年的巴黎加尼葉歌劇院屋頂上就有養蜂,2006年車水馬龍的東京「銀座」也啟動養蜂計畫,而紐約從2010年廢除養蜂禁令後,養蜂人這行更是受歡迎。據2012年統計,紐約市區就有361處蜂房,連我們比鄰的香港,前兩年也有了城市養蜂人。

【養蜂話題十足】
台北W飯店在今年1月在32樓頂樓成功繁殖逾15萬隻蜜蜂,收成了3公升百花蜜,而蜜蜂的有效採蜜半徑為3公里,剛好可以去國父紀念館花園採蜜,蜂蜜可提供飯店製作蛋糕與調酒,更贊助了公益。

這項有趣的義舉,說來可能是模仿紐約知名華爾道夫飯店,因為這家飯店前兩年也開始利用自己的空中花園養蜂,蜜蜂剛好可以到隔鄰中央公園採蜜,而蜂蜜也提供為客人贈品,話題、趣味、環保性均十足,為飯店大大加分。

聽來有趣的綺麗夢想,到底可不可行?會不會華而不實?政府又該不該扶一把呢?正巧,經濟學歷史上對蜜蜂相關議題,有過不少有趣分析,最早是18世紀的荷蘭學者曼德維爾所寫的「蜜蜂的寓言」,寫了一個蜜蜂王國因奢華而昌盛,最後因美德而敗亡,開啟了凱因斯主義的濫觴。

【蜜蜂的神話】
之後經濟學家米德1952年時發表一篇關於外部性(externality ,指行為直接影響他人的福祉,却没有承擔相對應的回報)跟市場失敗的文章,指出雙方擁有者彼此因外部性(有估計指出授粉創造的外部好處是蜂蜜價值的20倍),導致均不願多生產,蜂蜜與果實的產量下降產生無效率,這時候需要政府補貼果樹的種植與蜜蜂的飼養,社會福利才會最大。

這個故事因為「蜜蜂在花間翻飛著實迷人」,立刻成為外部性的經典例子,但華人經濟學家張五常在1973年的一篇「蜜蜂的神話」,透過在華盛頓州的調查,徹底推翻米德的說法,證實的確如「科斯定律」所說,政府不需干預,還是會產生有效率的制度,因為當地的確有詳細細緻的「租蜜蜂來授粉」的制度。

既然經濟學推論不用干預,有效率的生產就會出現,那麼為何早些年的城市當中沒看到養蜂,遲至近年才陸續看見呢?筆者認為除了生態保育的浪潮與和諧共生的觀念抬頭,關鍵還是在於過去無利可圖的城市養蜂,現在有利可圖。

【愛看蜜蜂採蜜】
新式蜂箱讓城市當中養蜂成為可能,同時早些年在鄉下區域養蜂,蜂蜜產量就足夠了,也不需到城市,但現在鄉下農藥當道,產蜜安全堪慮,更造成蜜蜂大規模死亡,且世界各地還均出現所謂的蜂群崩潰現象(CCD)。蜂群死亡泰半,美國農業當局統計,過去8年蜂蜜的價格大漲68%。切合潮流加上成本降低,利潤提高的剪刀差縮小夾擊,城市養蜂遂成可能。

台灣呢?首先CCD現象不明顯,其次台北城市綠化並沒有先進城市做得那麼好,無法提供相對應的環境,經濟誘因有限,推動這個計畫,相對其他城市更是著眼於創造自然環保與公益的外部性,倘若評估這個正外部性不小(城市授粉結果的需求小),為增加供給,政府不妨加以補貼,也不會與張五常結論違背。

童年時,特別愛看蜜蜂採蜜,每每趁蜜蜂鑽牽牛花苞之中時,一把捻起花瓣,將蜜蜂拘於花苞之中 ,帶回家嚇嚇小妹,這等「捻花微笑」之樂,還真希望與台北孩童同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