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普立茲獎等級記者嗎? (蕭思源)

蕭思源 / 自由業 2015/04/26 10:24 點閱 2456 次
「台灣可會有普立茲獎等級的記者?」代表著對台灣媒體新聞工作者存有期許,但也意味著台灣媒體環境感到憂慮。圖為獲得特寫新聞攝影獎的自由撰稿攝影記者貝瑞胡拉克作品。(photo by 普立茲獎官網)
「台灣可會有普立茲獎等級的記者?」代表著對台灣媒體新聞工作者存有期許,但也意味著台灣媒體環境感到憂慮。圖為獲得特寫新聞攝影獎的自由撰稿攝影記者貝瑞胡拉克作品。(photo by 普立茲獎官網)

本年度普立茲獎得主揭曉,《紐約時報》獲得3個獎項成了大贏家。普立茲獎得獎者雖然都是以美國本土報紙與記者為主,但普立茲獎向來受全世界重視,得獎者的工作成就也普受肯定。能獲得普立茲獎,被視為新聞工作者畢生最大榮譽。

正巧前不久,一位老友突然問我說,「台灣可會有普立茲獎等級的記者?」當時頗為詫異他會有此提問,這個提問代表著他對台灣媒體新聞工作者存有期許,但也意味著台灣媒體環境讓他感到憂慮。

他關心台灣記者是否具有與普立茲獎得獎者同樣的工作精神,與同樣傑出的表現。

既然老朋友問及,心裡也就一直思索著,為什麼網路興起,傳統媒體式微?為什麼柯文哲藉節省經費之名反知識文明,下令台北市府轄屬機關不訂報?

【媒體似已墮落】
環諸國內媒體生態,雖然知道傳統媒體經營日益艱困,但相信敬業於職務崗位的媒體工作者仍然很多,只是很難有環境條件執著於理想抱負。

在一般人心目中,新聞記者不再是受到尊崇的「無冕王」,變成不過是為著維持生活而工作。為了爭取市場或圖取生存,媒體經營者或新聞工作者往往需要遷就現實,與新聞受採訪對象建立關係,因此對新聞專業談不上有太多堅持,甚至甘於附和民粹聲音,少了對自我的要求與期許,自然也少了對社會的關心與責任感。

於是乎,台灣每天充斥著低品質,甚至是垃圾等級的新聞報導,呈現在社會大眾面前。

【記者應求真求實】
最多只是報導新聞事件的表象,不是退化為「包打聽」,就是成了新聞事件的「錄音機」,頂多也只是「加工者」,極盡危言聳聽、誇大渲染之能事,社會大眾也就以為沒有衝突矛盾的新聞沒有賣點,辛辣刺激的才叫新聞。

也因此,很少有新聞工作者願意花長時間鍥而不捨追蹤一則新聞,也很少有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難,能夠做深入調查報導。社會大眾只看到新聞事件的浮面表象,既不知其所以,也不知其當然,像似以管窺天,以為這就是整個新聞事件全貌。新聞資訊不完整,容易讓人產生偏差認知,甚至受誤導而影響了對某事件是非對錯的判斷。

當今天老友問道,「台灣可會有普立茲獎等級的記者?」,突然驚覺,這正是台灣媒體生態要省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