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周刊封面:拯救伯格達爾大兵 (20150412 新聞週刊)

邱慕天 2015/04/13 09:37 點閱 1181 次

《新聞週刊》Newsweek
Saving Sergeant Bergdahl 拯救伯格達爾大兵
http://www.newsweek.com/2015/04/17/untangling-mysteries-behind-bowe-bergdahls-rescue-mission-320891.html

1986年出生的美國陸軍士官伯格達爾,於2009年6月在阿富汗東部執行軍事任務時,被塔利班相關的武裝團體「哈卡尼」網絡俘虜。5年之後,2014年5月31日,美國政府以5名關押在古巴關達那摩灣美國監獄的塔利班戰俘,營救了伯格達爾。

美軍向來自豪的是他們從不撇下夥伴,並且不計代價。但這起「拯救伯格達爾大兵」的戲碼,背後卻是黑箱疑雲。為了援救伯格達爾,他的同袍「黑腳部隊」出動了不下50次營救任務,死了至少8個大兵。

然而,諸多調查報導發現,早在伯格達爾剛被綁架時,美軍就已成功攔截到哈卡尼網絡的通訊,並判斷他會立刻被轉送往巴基斯坦,哈卡尼主動發送給美方的勒贖影片,更證明了這點。

然而,跨越阿富汗邊境到巴基斯坦進行救援任務,必須要總統或是中情局的層級許可,美國防高層卻為了和巴基斯坦維持在殲滅蓋達組織上的合作關係,而一直隱瞞著「伯格達爾已不在阿富汗」的事實,長期繼續派隊在境內進行徒勞無功的搜救任務:他們或開拔到遙遠的「攔截點」,盤查每一輛可能藏人的車;或行軍到沙漠邊境大海撈針;或突襲遙遠的阿富汗村落,到處派發尋人手冊給村民。

這是個美軍為求勝而「不願面對的真相」。在伯格達爾失蹤之前,美軍基於「人道理由」是不可能做出在深夜或清晨突襲民宅這種事的,但當「我方有人失蹤」而讓部隊師出有名,這幾乎為美軍的各種侵害人權的戰爭手段大開綠燈。CIA的無人機轟炸,便從2008年的35次,驟升到2010年的117次。美軍在2009年初僅在阿富汗部署4萬人不到,在2010年後期暴增到了10萬人,都間接說明了「拯救伯格達爾大兵」是個多麼簡便好用的戰爭神話。

去年,華府與塔利班換俘救出伯格達爾後,美國國安顧問萊斯膽敢稱此為「美國的勝利」,立刻遭到參與營救的美軍、傷亡兵士家屬以及共和黨在媒體大肆砲轟。姑且不論「哈卡尼網絡」就是CIA在美蘇冷戰時期養出來的恐怖組織,關於伯格達爾實為「逃兵」、「叛國者」而非「戰俘」的八卦傳聞早已甚囂塵上。很多人更是不滿歐巴馬政府為爭取伯格達爾而釋放5名塔利班危險人物,認為這開啟了與恐怖組織談判的惡例。

今年3月25日,獲釋的伯格達爾正式被美軍事法庭就「刻意曠職」以及「在敵前有不當行為以致陷部隊於險境」。兩罪一個最高可關五年、一個可致無期徒刑。

在這場歷時13年、美國有史以來最長的戰爭中,這麼多軍人為著「同舟必共濟」的軍魂而戰,他們受了傷、冒了險,甚至賠了命。他們被誰利用了?美國政府必須給個清楚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