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台灣之寶 學與森林共處-專訪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研究員趙榮台 (20150410 醒報人物現場)

醒報編輯部 2015/04/12 11:40 點閱 4147 次
森林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可以涵養水源,給我們更清潔的空氣和水,也是很多生物棲息的環境,應該珍惜好好運用。(photo by Kevin Utting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森林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可以涵養水源,給我們更清潔的空氣和水,也是很多生物棲息的環境,應該珍惜好好運用。(photo by Kevin Utting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趙榮台(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研究員)
整理:鄭宇晴、周佳蓉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今天很難得邀請到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研究員趙榮台教授。我們都知道,台灣的森林廣闊又茂密,富含許多資源和動植物,請您跟大家介紹一下,台灣有哪些主要的森林?而森林對我們的水土保持或環境有何重要性?目前政府的保育方式為何?

【森林是國家命脈】
趙榮台:台灣有將近60%的國土面積都是森林,這樣的森林覆蓋率在很多國家都是少見的。主要是因中央山脈保存了許多森林,而在低海拔的地方則因開發的關係,使得森林比較缺乏。台灣人口稠密,土地也很昂貴,有些森林發展為農田,或者用來發展工業、都市等。

森林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可以涵養水源,給我們更清潔的空氣和水,也是很多生物棲息的環境,包括各式各樣的野生動物和植物,都仰賴著森林生活。它們彷彿是個社群,大家居住在一起,因此全世界都知道森林應保存下來。而地球上現在面臨很大的問題是,很多地方的森林都在消失中,不光是熱帶雨林。

在很多已開發國家中,他們也建造了很多的森林,因為森林有碳吸存的功能。它是一個很大的碳庫,而它下面的土壤則是一個更大的碳庫,可以吸存很多碳。因此在氣候變遷成為世界重要議題後,更凸顯了森林的重要性。

【人工造林有極限】
問:我們的森林覆蓋率約占6成,是動植物生活的地方。但人類時常要和動植物搶地,或是砍伐森林,侵犯森林的土地。請問人類要怎麼幫助森林中的動植物,讓牠們好好生活,同時也保障人類的生存。我們都不要開發,讓它回復原來的面貌?還是我們要給它水、養料呢?

趙榮台:森林分為天然林和人工林,天然林在台灣已經禁伐了,必須保存。而人工林也就是人造林,由於只是單一的樹種,因此它不能提供多樣的棲息環境。

在某些國家也主張要種植複層林,讓森林裡的樹種多樣化,但也不可能種太多種類的樹,就像稻子跟麥子不能種在一起,其生長的時期、管理的方式、收穫的時間都不同,因此我們只能見到一整片的稻田或是一整片的麥田,就是為了農業作業可以更有效率。

過去人工林時常被批評,認為單一樹種不能提供動植物良好的棲息環境。現在改善很多了,我們在裡面作複層林,加上一些其他的樹種,或者是分區,每一小區種不同的樹種,就能營造一個與天然林相似的人工林,大家也認為這樣的方式對動植物比較友善。

【人造林有經濟考量】
問:造人工林的目的是為了水土保持,還是必須砍下做利用才種植的呢?

趙榮台:人工林是為了經濟考量,不管是家具還是衛生紙,我們都需要木材。林木是長期作物,要60或80年才能收成,種植時不像稻子每一年對土地干擾一次,是比較穩定的生態系。有時候要修枝等,讓木材直一些,這樣的操作也盡量減少生態系的干擾。

問:台灣人工林的數量很多嗎?

趙榮台:全台灣都有人工林,可能樹種不一樣。我們有個名詞是輪伐期,有一些樹種在種植40年後可收成,有些要種60年或80年才可收成,要看不同的樹種。速生樹種如專門做紙漿的樹長得比較快,約3至4年即可收集至紙漿廠。

Ikea的家具是北歐非常成功的人工林產品,有非常好的輪伐作業,在搬運木材時也會注意不破壞土壤表面,這都是森林作業未來可以改善之處。

問:原來如此,人工林是生活家具都需要的,但砍伐時要很小心,不要破壞到土壤和生態。接下來請趙教授跟我們分享大家比較不熟悉的森林物種及保育,也會談及最熱門的漂流木及山老鼠問題。台灣有天然林跟人工林的區分,人工林過去物種比較單一,現在則結合了各年齡層及各樹種。人工林主要目的是經濟用途,那是政府及民間都有在經營的,對吧?

趙榮台:是的,民間經營的我們稱為私有林。

【樹齡大價值高禁砍】
問:樹林裡有哪些是經濟價值高的樹木?這些高價的樹種是由人工培養,還是只生長在天然林裡面?

趙榮台:如果是山老鼠想要盜採的樹種,都會是市場價格最高的,像是扁柏跟紅檜等品質好的台灣一級木。因為樹木年齡大,樹材的物理跟化學性質都比較穩定,木材就特別好。還有像紅豆杉這種較稀有、年齡大的,或是雕刻常用的牛樟,也是常被盜伐的對象。

像是牛樟長了幾百年,這麼老的樹都是天然林,人工養的沒辦法有那麼大的年紀。20年前台灣並沒有紅檜林,現在棲蘭山那邊有將近3千公頃的紅檜林,算是半人工林,我們如果要使用這些樹木的話,也需等待很久的時間才能夠利用。

問:這些天然林政府不准許砍伐,但還是有很多山老鼠盜砍。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您覺得林務局或是林業所要怎麼防止山老鼠砍伐?

【人力缺乏難防範】
趙榮台:其實有很多作法,之前在太麻里有很大片的牛樟,林務局就在樹下裝釘子,車子經過就會被刺破。但我覺得這樣太危險,因為我們穿雨鞋過去也會被戳到。他們並不是沒有防範,只是山區人力非常缺乏。

而現在林務局的作法是加裝監視器,能夠監測進出的車輛及人員,同時也特別加強巡邏,例如百年大樹市場價值高,我們就會經常去附近巡山。但台灣森林面積實在太大,林務局的人力顯得非常單薄。

問:這些山老鼠打通關節,要把那麼大的百年樹木運下山,一定會經過許多林務局的人員。我想如果民眾一起監督、注意會比較有效率,否則光靠一個林務局管一座那麼大的山。只要山老鼠給點紅包,就能把我們漂亮的森林破壞,真的滿可惜的。

趙榮台:在管理上,我覺得有許多亟待改善的措施,因為那些山老鼠的背後是很大的集團,他們往往無所不用其極。所以當民眾有任何懷疑時,都可以立刻通報林務局、林管處或是縣市政府、警察局。

【遵循規則與森林共處】
問:剛提到中央山脈有很棒的森林,我們應該要保障森林的生存權。但我們人類也很喜歡去森林玩,像是一些森林遊樂區等,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情呢?

趙榮台:例如不亂丟垃圾及菸蒂,並注意森林火災。怎麼進去就怎麼出來,可以拍照,但不要摘任何東西,即便只是一片葉子。我們希望能減少對生態系的干擾及破壞,我們非常鼓勵大家到森林走走,因為裡面富有芬多精,且空氣也非常好,有助於健康,但就是注意不要喧嘩吵鬧。

問:喧嘩跟樹木有關嗎?

趙榮台:對住在樹上的野生動物會造成干擾。遊客到森林應該靜下心來,聽聽自己心靈深處的聲音,是很好的享受,也要注意應走在步道上。總之就是按照規範走,我們就可以跟森林好好相處。

問:趙老師應該跑遍許多森林了,那您個人到森林的體會跟感受是什麼?因為您對林中的樹木、動植物都很熟悉,請您分享一下森林中的秘密。

【體會林中靜謐】
趙榮台:如果是到森林工作的話,我也沒有什麼閒情逸致。大概20年前,我有一次帶我朋友及他的父親到森林,他父親非常的高興。當時猴子還不多,能看到的機會很難得,但我們就突然看到猴子在面前跳,於是他們兩人在那地方站了足足20多分鐘,看著猴子一直跳來跳去,猴子開心,人也開心。他覺得能在森林碰到那隻猴子,就是有緣千里來相會。

有時候我也會坐在溪流旁,不必特別認得什麼植物、動物,那樣太辛苦了。光看那清澈的水,好好在體會森林中的寧靜,就算為一大享受。

問:我想大家聽到了,應該都覺得蠻神往的。趙老師因為研究之故常到森林裡,不管是溪流或者動物都很可愛也很原始。這引起我的好奇,我們通常會到動物園看動物,但到森林裡玩也可以看到動物,而且更是活蹦亂跳的,跟動物園中被關著的、可憐兮兮的動物是完全不一樣。

【創造空間善待動物】
趙榮台:動物園當然有其教育功能,但在森林大家可以認識並接觸野生動物,畢竟許多動物不容易在野外看到。比方說山羌很害羞,而林業試驗所福山植物園是台灣唯一在野外可以看到山羌的地方。過去因為打獵的關係,山羌只要一看到人就溜走,但在動物園中,因為牠被放在籠子裡,不管怎樣都能看到。

但是更深一層探討,撇開教育目的,人類是否有權力把動物抓來供大家看。比方說一隻老虎在森林中需要幾10公頃的活動空間,所以現在也有人提倡動物園應給動物足夠的空間,甚至種植花草、石頭,模仿動物在野外的環境。我們觀賞動物之餘,也讓牠們稍解受限之苦。

在森林中,野生動物可以發揮其生態功能,這是在動物園中無法達到的。在園內動物就只是被人看,或甚至只是玩偶而已。

問:請教趙老師,您到森林時要怎麼樣才能看到動物,有什麼方法可以看到動物?

【觀賞前先了解習性】
趙榮台:一般來說,哺乳類比較難被看到,松鼠或者鳥類比較容易看到。以鳥類為例,許多人賞鳥是在清晨時分,欲賞鳥最好要起的早。能用望遠鏡看想看的鳥類,那是非常愉快的事,尤其是看到難得一見的鳥。

但這中間還是需要一定的知識,有些鳥會在樹梢、有些則在溪旁,若能對牠的生活、棲息地有更多的了解,我們對生命的認識也就能更加深刻。

問:趙老師也同時研究野豬、穿山甲還有赤腹松鼠等,來談談您研究的這些有趣動物。

趙榮台:事實上,我在野外只看過2次野豬,我們那時候是研究野豬的排遺,並以此來觀察牠的蹤跡。我們也研究野豬的窩,野豬窩大概直徑2米左右。另外松鼠也蠻容易看到,牠們是在白天出沒。

至於穿山甲,我們則是找牠的洞穴,不過我在野外看到不過10次。穿山甲分布密度非常低,聽說現在還是有人在獵穿山甲,非常可惡,因為這是保育類動物,在台灣已經要滅種了。民眾如果看到穿山甲捲成一個球,不必去動牠;假如發現牠受傷的話,再把牠送到急救單位,像是動物園、縣市政府或者林務局。

【森林狩獵有規矩】
問:到現在還是會聽到原住民到山上打獵,他們打獵的對象若是野豬、山羊等還會再繁衍的動物,是否就沒問題了?

趙榮台:我們有野生動物保育法,按照保育法規範,分成保育類及非保育類動物。非保育類動物是允許被獵捕的,但還是有些條件限制。

原住民要求慶典時要必須捕獵野豬,一個村落一年抓一隻野豬,大概也不是什麼問題。但若是滿山放置獸夾,這問題就大了,因為獸夾是六親不認的,可能原先要抓野豬但卻抓到其他動物,所以我們非常反對滿山遍野的放置獸夾。在有規範的條件狩獵,而且不是保育類動物,我想是無可厚非的。

問:趙老師您一直都在研究生物多樣性,國際上也非常重視生物多樣性。地球上需要不同的生物形成生態循環,所以是否什麼動物都不可少呢?

【保護生態系完整性】
趙榮台:雖然無法實際證明,但我們相信每個生物在生態系中都有功能,就像錶內的每個零件,都有它的功能。可能有些動物跟人沒有直接的關係,但牠可能是其他動物的食物,或者牠能供其他的生物寄生。

在生態學上我們常說:「物物相關,物物相剋。」我們有個非常複雜的網狀關係,若要讓系統有效且完善的運作,每個零件都是不可少的。所以應該確保所有物種都能保存下來,並發揮它的功能。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去利用它。我們並非不能釣魚,只是不可讓魚絕種;我們不必為了踩死一隻螞蟻而自責,但我們不能讓螞蟻絕種。

問:有沒有一些害蟲是我們應該滅掉的?

【凡物種皆有價值】
趙榮台:有人好奇毒蛇為什麼要保育,有些人會回答說,因為毒蛇不在的話,老鼠就會猖獗。但我不這麼答,我會說:「毒蛇媽媽對毒蛇寶寶很重要,毒蛇寶寶也對毒蛇媽媽很重要。」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答案。

問:毒蛇的血清好像也有藥效?

趙榮台:這種思考方式叫做利用主義,就是將所有東西都視為可利用的。而我剛剛談的是關於物種的固有價值,所有物種的生命,本身皆有價值,而這個價值並不是由人的市場決定的。比方說玫瑰花是3元或5元一朵,或者毒蛇的血清可否使用,這些評斷都是屬於人們利用的價值。

主持人:今天很高興邀請到趙榮台教授跟我們談森林保育及物種等問題。感謝上帝給我們台灣如此豐富的森林,我們應該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