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休耕政策 佃農補助提高

陳彥驊 2015/01/07 17:39 點閱 6714 次
今年農地休耕補助,農委會將協助小地主、大佃農的合約協調,並會對租賃機具的方式來做研議。〈photo by Wikipedia〉
今年農地休耕補助,農委會將協助小地主、大佃農的合約協調,並會對租賃機具的方式來做研議。〈photo by Wikipedia〉

【台灣醒報記者陳彥驊台北報導】被迫休耕,小地主、大佃農補助可望增額。針對行政院在全國5個地區辦理第1期稻作停灌政策,立委廖正井呼籲,應注意《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中,被迫休耕農民的權益。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回應,將提高休耕補助。另針對外界質疑農委會成休耕最大的補助者、費用支出不公,水利處則表示,額外支出的費用將由各部會分擔。

行政院決定2015年度全國5個地區將辦理第1期稻作停灌政策,預計共休耕約4萬1576公頃農地。休耕面積中水稻占54%,約我國全年耕作的面積10%,水積相當於減少2萬2千公頃,雖影響糙米產量達12萬公頃,但公糧仍有87萬公噸,約80%以上耕作面積並未受影響。《小地主大佃農》是由政府協助無力、無意耕作的農民或地主,將自有土地長期出租,促進農業勞動結構年輕化。

廖正井解釋,因不少農民與地主僅有「口頭約」的合作形式,在3年約期將滿的情況下,不少小地主、佃農們未來1年半將毫無收入,但地主們仍能領4萬5千的租金補助。且他們多是願接受政府號召,從事農業政策的年輕人,因此廖認為,在預算已編列的情況下,政府應重視他們的權益,並提供協助。

【補助增額利多】
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回應,對小地主、大佃農措施中的農民、代耕業者,將提供停灌休耕補償每公頃新台幣8萬5千元。但若不種植,只是休耕、整地的業者,則會對農具機械作協助,對他們實施相關用具貸款半年不需利息,但考量到佃農恐有1年半載的時間無法從事耕作,將會視需求研議是否延長補助時期。陳文德補充說,今年是「預期停灌」,因此若雨量夠多,農民將可先行種植2期作。

農糧署副署長陳俊言則說,避免產生「休耕只為領錢的現象」發生,若農民連續休耕3期以上,如104、105年都休耕,下個年度再行休耕的農民話就不會再提供補助。另外在休耕補償中,若耕作者不種稻,種綠肥者將能補助新台幣8萬5元,不耕種綠肥者則能獲得7萬8千元的補助。而種植轉作作物者,如硬質玉米、非基改大豆、小麥、蕎麥及胡麻等補助會提高到6萬2千元。

【補助費用各處分擔】
被媒體問及農委會是否自掏腰包補助休耕,水利處長張敬昌回應,休耕補償的經費中,農委會只需支付原先的金額。張敬昌說,如停耕的補助8萬5千元,農委會只要出4萬5千元,其他補助增額都是由各部會來平均分擔的,因此不會有外界所質疑的「使用者未付費」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