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食道癌 火鍋忌吃大辣、過燙

李昀澔 2014/12/08 18:54 點閱 3553 次
醫師表示,常吃過於辛辣、滾燙的食物,會破壞食道黏膜,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醫師表示,常吃過於辛辣、滾燙的食物,會破壞食道黏膜,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辛辣、熱湯、菸、酒、檳榔等,都是容易誘發食道癌的健康殺手。台東馬偕消化內科主任白明忠指出,熱湯、辣食本身就容易破壞食道黏膜,長期食用更易造成胃食道逆流、胃酸刺激食道,使食道黏膜癌變風險倍增。台大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成平表示,口腔癌、下咽癌等頭頸癌患者罹患食道癌比例高,因此頭頸癌患者及嗜吃檳榔、菸、酒者,應定期接受內視鏡檢查,以及早揪出食道癌。

台北榮總內視鏡中心主任侯明志指出,食道癌患者死亡年齡偏低,常在50至60歲間死亡,5年存活率不到16%,主因是全台每年新增2千多位食道癌患者中,第0、1期僅占8.8%,第3、4期卻高達75%,會提高治療困難。

食道癌另1特點,是常伴隨頭頸癌發生。王成平分析,口腔、口咽、下咽、喉部、唾液腺、甲狀腺等部位神經、血管、肌肉、皮膚、軟組織等癌症患者,屬於食道癌高危險群,平均每5至6個頭頸癌患者,就有1人罹患食道癌,另有15至20%的口腔癌及下咽癌患者,會出現食道黏膜分化不良、也就是黏膜破損的狀況,癌變風險極高。而單純罹患頭頸癌的5年存活率約5成,若合併食道癌則遽降至11%。

「由於口腔癌與食道癌的危險因子都是菸、酒、檳榔,導致『雙癌並生』比例偏高。」王成平表示,檳榔會提高食道癌風險2.3倍、吸菸提高4.2倍,飲酒則提高7.6倍;若3者「通吃」,食道癌風險更高達195倍。白明忠透露,以全台嚼食檳榔人口比例為全國平均2至3倍的花東地區為例,民眾食道癌發生率也達全國平均的2倍。

「國外研究顯示,長期食用過於燙口的食物,罹患食道癌風險為常人的9.5倍。」白明忠解釋,長期嗜吃熱湯、辣食,易反覆燙傷、刺激食道黏膜,且熱辣食物大量進入胃部,會增加胃酸分泌、提高胃食道逆流風險,而酸性胃液不斷刺激食道黏膜,易引起慢性發炎,使食道黏膜癌前病變風險激增。白明忠強調,民眾冬令進補、聚餐時常吃過量,又喝酒,極易嘔吐,造成食道黏膜受損,應儘量避免。

王成平指出,臨床上發現喉嚨有異物或頸部腫塊者,若習慣使用菸、酒、檳榔,會建議檢查食道,以防食道黏膜癌變。白明忠建議,頭頸癌患者若病理切片曾發現異常組織,應每半年做1次消化道內視鏡檢查,而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者,則應每年接受內視鏡檢查。